副刊

劍橋舊式新建築 紅磚×木×煙囪 築「綠色」圖書館

【明報專訊】說到劍橋大學最著名的風景,無疑是其中世紀的修道院式建築群,然而在800年歷史的長河裏,大學裏一直不乏高質素的新建築,直至今天仍然在英國以至全球建築界中享負盛名。位於莫德林學院(Magdalene College)的新圖書館於2021年落成,以紅磚、斜屋頂,以及煙囪等傳統建築形式回應當代可持續發展,翌年獲得英國最高殊榮的斯特林獎(The RIBA Stirling Prize)。

煙囪自然通風 玻璃山採光

莫德林學院位於康河(River Cam)北岸,是劍橋大學裏較小型的書院之一,因此建築群相對其他臨河的書院如三一學院、國王學院等低調,予人大隱於市的感覺。有別於典型依附在迴廊(cloister)的合院式建築佈局,或像大學圖書館(University Library)般的對稱地標式設計,新圖書館是一幢由12個長方體模組組成的單體建築,藏在學院的兩個內園(The First and Second Court),以及院長的私人花園(Master's Garden)的東北方。模組之間預留位置作煙囪,透過煙囪效應(stack effect)作自然通風之用。

圖書館的立面由紅磚外牆及橡木製的凸出窗台主導。每個元素的比例及配置反映每個模組的尺寸:從地面層的雙頁門到2、3樓的窗戶層層遞進,最終與斜屋頂的山牆寬度一致,並由垂直的煙囪分割。斜屋頂的山牆(gable)部分不用紅磚封閉,改用玻璃,為室內帶來充足陽光。值得一提的是,窄長的窗戶及立面手法,十分常見於牛津劍橋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以及該圖書館建築師Níall McLaughlin事務所的其他案例。

紅磚砌L形結構 空間佈局緊湊

結構方面,圖書館由磚砌牆體及直交式集成木樑(cross-laminated timber beam)作為垂直及橫向結構,減少使用鋼及水泥,以減低隱含碳(embodied carbon)。垂直的磚砌結構,形成4個L形在模組的角落擺放,並由混凝土門楣(lintel)把它們扣在一起,整個結構採用傳統建築細部的處理手法。加上以木材為主的室內裝修,種種細節與上世紀七十年代擅長用混凝土及紅磚設計建築物的路易斯‧康(Louis Kahn)遙遙呼應。

室內方面,有別於大學圖書館那種莊嚴磅礴的氣勢,莫德林學院圖書館貫徹小型書院的作風,細小的單元空間及通道讓其變得更有親切感。圖書館的模組設計構成緊湊的平面佈局——通道如走廊、樓梯等皆只有約1米寬,主要閱讀及自修空間則約4.5米乘4.5米。與牆身一樣高(full height)的木製書架將相連的模組分開,組成不同大小的空間。另外,一樓的3個模組打通,並將2、3樓中空,形成樓底達3層的中庭,在連串細小空間之中穿插,帶來一點驚喜。樓上的自修空間依單元的邊緣排列,小部分單人自修位置向外凸出,擁有個人的小空間之餘,能望到不同樓層之間的活動。

料壽命達400年

莫德林學院新圖書館以磚、木材等物料,配合建築平面配置、立面及量體比例控制,在多方面省卻建築在建造(construction)及使用(in-use)時的能源,造就這幢預測壽命達400年的建築。綜觀今天的「綠色」潮流,有時候回到傳統「造房子」的方法及物料,以經久耐用(built to last)的原則設計新建築,效能也許勝過不少依賴大量維護續命的綠化外牆,以及智能節約系統。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