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陣子在看糖尿科門診,看到最後一個症是一個中央肥胖、粗聲粗氣的大叔。大叔什麼口服藥都吃盡了,糖尿指數卻依然高企,但當每一次醫生叫他打糖尿針時,他卻堅持不打。於是,只見到糖尿指數、腎功能愈來愈差卻仍然苦無對策。到我見他,我再問,他當然不肯打針。一輪口水戰後,我將熒幕轉向他,拋下了一句:「這是你的糖尿指數、這是腎指數,兩個都每况愈下。你既然堅持不打針,那麼你教我怎樣幫你。」他呆了望着我,沒說什麼。可能一直以來他習慣糖尿是醫生負責醫,他負責say no。
【明報專訊】早陣子在看糖尿科門診,看到最後一個症是一個中央肥胖、粗聲粗氣的大叔。大叔什麼口服藥都吃盡了,糖尿指數卻依然高企,但當每一次醫生叫他打糖尿針時,他卻堅持不打。於是,只見到糖尿指數、腎功能愈來愈差卻仍然苦無對策。到我見他,我再問,他當然不肯打針。一輪口水戰後,我將熒幕轉向他,拋下了一句:「這是你的糖尿指數、這是腎指數,兩個都每况愈下。你既然堅持不打針,那麼你教我怎樣幫你。」他呆了望着我,沒說什麼。可能一直以來他習慣糖尿是醫生負責醫,他負責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