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知道要同理兒子,我明白佢咁做(偏差行為)係為咗得到我嘅關心。但我真係做唔到,每當我見到佢,我就覺得好攰,點算好?」在剛過去的家長共學小組裏,一名媽媽哭着說。我們常鼓勵大家「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句說話不但適用於親子關係,更適用於家長自身。
【明報專訊】「我知道要同理兒子,我明白佢咁做(偏差行為)係為咗得到我嘅關心。但我真係做唔到,每當我見到佢,我就覺得好攰,點算好?」在剛過去的家長共學小組裏,一名媽媽哭着說。我們常鼓勵大家「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句說話不但適用於親子關係,更適用於家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