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中國人用餐,歷來有飯有菜。飯是主食,或米或麵或雜糧;菜是副食,有蔬菜有肉類,雞鴨魚蝦、牛羊豬肉都統稱為「菜」。菜是用來配飯的,所以稱作「送飯」,廣東人簡稱為「餸」。北方人稱之為「下飯」,在《金瓶梅詞話》裏就寫作「嗄飯」,其實宋代就已經這麼說了。一般而言,一家四口,三菜一湯,一葷兩素,可以應付了。一個人出外吃套餐,一大碗飯,一道主菜,奉送例湯,燙個青菜,雖然簡單,卻程序分明,不算虧待自己的五臟廟。這個飯菜分明的二元餐飲方式,是中國人吃飯的習慣,在張光直主編的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之中,從人類學的角度觀察,認為這就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底色,與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