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我家是無飯之家,廚房卻始終是家裏最有生活氣息的地方:裏面廚具電器一件不漏,爐頭天天清理,晾碟架上也總是擱着洗完的碗碟餐具。朋友來我家,見廚房的陣仗都不信我們不煮飯。我想到吉本芭娜娜的《廚房》,覺得那是因為人總離不開廚房,尤其有了女兒,天天不是在圍欄陪玩讀書,就是在廚房打轉——備菜、切菜、準備幼兒湯水粥麵,一日三頓冲奶,洗奶樽,清潔一家食具……丈夫為此打趣道:沒想到廚房的使用率會那樣高,幸好當初有好好認真整修。之所以不敢對廚房隨便,是因為婚前我們曾在劏房同居,空間百餘呎,房東卻強行間了梗廚,使得裏面極度狹窄,只放得下單門雪櫃,沒有爐頭和抽油煙機,高壯的丈夫只能側身走入,沒法在裏面蹲下。那個廚房為我烙下至深的陰影,簡單如切菜炒飯也會弄得一地都是,鋅盤小得放不下24吋的平底鍋,開水洗碗必然會濺到鋅盤邊的電磁爐和飯煲。毫不誇張,我只要在裏面煮飯就會爆粗跳掣,糟糕的廚房讓丈夫提早見識我的脾氣,見證一段真愛,也讓我們有過患難。這段經歷令我更喜歡吉本芭娜娜的文字:「想必今後還會擁有許許多多那樣的廚房。在心中,在真實生活中。或者,在旅途中。一個人,一群人,也許兩個人,在我足迹所到之處,必然會擁有許多那樣的廚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