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時維1970年代左右,在香港新界的一角,地氈設計師在一片片空白的設計圖紙上填上一條又一條曲曲直直的線條,隨着設計者及工匠的靈感,線與線連貫起來,逐漸浮現出一幅幅屬於客人心目中的圖案。設計師使用投影機將設計初稿投射在牆上,以一比一的大小將設計的輪廓細緻地描繪出來,並依牆上的圖紙切割出模板。同時,漂染工人按樣辦選定的顏色,將紗線染上奇妙又準確的色彩。再由或坐在地上、或站在棚架上的工匠,利用電動織槍依掛起的模板織造地氈。初步完成的地氈被鋪在工場土地板上,經人手細心檢查,進行手工雕刻及修剪的工序,使地氈表面具層次感。工匠再三檢驗地氈,將之捲起運上貨車,送到客戶的目的地,向世人展示太平地氈廠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