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新聞

專家:智駕責任認定存爭議

【明報專訊】小米SU7安徽車禍引起各界安全關注,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昨對「澎湃新聞」表示,司機使用NOA功能,容易在長時間高速行駛中產生過度依賴,理論上及時手動接管可避免事故,但實際操作未必做到。

張翔說,智能汽車的操作往往需經過預控制器(或決策系統)的計算後執行指令,此次事故從NOA對障礙物發出風險提示並自動減速,到最終汽車撞上障礙物僅有2秒。目前,在涉及NOA的事故責任認定上,仍存在廣泛爭議。

北京有小米車主昨對本報表示,千萬不能太過依賴車輛智能駕駛系統,NOA只是輔助駕駛,有很多突發情况都無法處理,在使用智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該車主此前也試過,剛使用NOA時差點撞上牆,但馬上退出NOA模式就可以。她說,小米汽車在交付的時候,「交付專員」特意強調了很多次「智能駕駛只是輔助駕駛,駕駛員仍是第一責任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至於家屬稱車門打不開,她估計遇難司機(不是車主),有可能剛上手小米SU7,不知道車裏有機械開門鍵。

明報記者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