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理工大學昨下午舉辦「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挑戰與機遇」專題講座,中國駐捷克及羅馬尼亞前大使霍玉珍,以及外交部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前辦公室主任、中國駐格魯吉亞及塔吉克前大使岳斌,先後介紹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俄關係,分享外交生涯的親身經歷。岳斌表示,從事外交工作最重要的素質是「站穩立場」,忠於黨、國家、人民,並忠實執行中央政策。
稱港生可以語言優勢為國效力
有理大學生提問,港人有何途徑投身外交領域為國效力。岳斌表示,目前中國在國際組織投入資金愈來愈多,但內地缺乏相關人才,港人可以發揮在語言方面的長處,外交部去年推薦港人到國際組織工作。他引用前總理周恩來對外交官選拔提出的「16字方針」和國家主席習近平的「27字總要求」,稱對外交官而言愛國主義是優先的,不僅中國,世界各國均把愛國放在首位,舉例自己2015年獲格魯吉亞授予「金羊毛」勳章時,評語首先讚揚其愛國主義精神而非對兩國關係的貢獻。他還表示,外交領域「崇尚强者」,你愈有能力,別人愈願意與你交往。
岳斌從蘇聯開始講述中俄關係的發展脈絡,指出中俄關係在所有中國對外關係中的獨特性、重要性,在演講原定時間結束後繼續「借用」幾分鐘分享他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有觀眾表示,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的發言只會複述官方話語,如同「人肉喇叭」,是否考慮增加原創性表態。岳斌表示,建議這個觀眾自己查閱駐港特派員公署的職責是什麼。
理大:港須服務國家外交大局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表示,兩名前大使的分享讓理大師生更深入了解中國的外交政策,開拓全球視野、厚植家國情懷。他說,香港必須配合國家做好外交工作,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批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橫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