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昨(27日)兩場外交主題分論壇上,與會前高官和專家學者都認為,無論是美國現行政策,還是美國走向衰退的過程,都會深刻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認為亞洲必須團結、加強經濟融合,不能因為內部競爭而爆發本地區貿易戰。
昨下午舉行的「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對亞太合作影響」分論壇,中國有3名前外交部副部長、駐美大使張業遂、周文重、崔天凱,以及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等前官員出席,會議廳140個座位很快爆滿。
前駐美大使:中美貿易或難再正常
在談到美國政策的影響時,周文重稱對此有些悲觀,美國可能再也不會把中國當成一個永久正常貿易伙伴,如果真的對中國施加總額60%的關稅,意味美國減少60%從中國的進口。崔天凱說,一個國家的貿易狀况,主要取決這個國家在全球生產和供應鏈體系所處位置;加收更高關稅,說明這個國家在下降,缺乏信心。
古鐵雷斯指美國外交政策被嚴重誤導,10年前在高科技晶片制裁中國,結果中國成為更強大的科技大國;對俄羅斯實施銀行業制裁,結果出現去美元化現象。《經濟學人》國際執行主編福利斯認為,現行對外措施影響美國自身經濟,已經看到人們開始擔心美國經濟衰退。同場的悉尼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的銀河帝國》作者基恩形容,正在衰退的美國實際上成為中國崛起的接生婆。他稱,從歷史看,如果美國衰落,去美元化是其中一個現象。他感覺美國會繼續衰落,某個時刻突然崩塌;中國要加強和保護人民幣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
哥大教授:特朗普助東北亞團結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一個幻覺,以為美國市場的威脅巨大,他只要打貿易戰、關稅戰就能重繪世界地緣政治地圖,這想法是非常荒謬的。他提到,實際上特朗普現在正在「幫助」東北亞國家團結,東北亞團結能成為全世界經濟引擎。
馬凱碩指出,不要低估本地區的韌性,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增長十分巨大,亞洲地區正在安全地發展自己的貿易機制。他強調,亞洲經濟規模愈來愈大,但亞洲人必須為成為領導者做好準備,不要有亞洲人不如白人的思維定式。
福利斯則提出,中國對美歐的出口重新定向,有可能會出現巨量的商品來到東盟等市場,這種情况下亞洲一定要避免發生內部的貿易戰,長遠來說亞洲要簽訂更多的自貿協議。
昨日另一場「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分論壇上,多名發言者也認為不能低估美國對南海問題的影響。
越南外交學院前院長阮武松認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肯定會影響南海問題未來發展,尤其是間接的行動,不過他認為以現在東盟與中國的關係,可以排除公開武裝衝突的可能。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劉振民強調,東盟國家與中國要堅持通過談判找到解決辦法,避免域外國家干擾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明報記者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