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海南自貿港年底封關進入衝刺階段,海南省長劉小明周一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海南正加緊落實相關運作方案、推進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確保年底如期實現封關運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24至25日在海南調研時强調,要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
央視「新聞聯播」昨晚報道,丁薛祥此行關注海南自貿港封關進度,表示要深入開展壓力測試,妥善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有效實施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切實做到既能「放得開」、又能「管得住」。他前往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海口美蘭機場口岸、新海港「二線口岸」,了解完善監管模式、加強設施設備建設等情況。
丁薛祥調研封關進度
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劉小明表示,海南省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截至2024年7月,落地實施零關稅清單,15%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等自貿港特色上線,《全球自由貿易區(港)伙伴關係倡議》下的全球伙伴已有38個。
劉小明表示,海南要加強交通、物流、信息、通訊、能源等關鍵領域互聯互通,建設跨區域的多式聯運體系和智慧物流平台,提升貨物運輸效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資源的高效流動。他說,自由貿易港的使命是打破壁壘而非築起高墻,是創造機遇而非獨佔紅利,海南自貿港與世界各地的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程度將進一步提升,與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聯繫也將更加緊密。
有份出席博鰲論壇的前外經貿部副部長、曾任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首席代表的龍永圖則表示,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不利,海南自貿港「某種意義上生不逢時」,應該冷靜理智地看待其可能發揮的作用,「不能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太高」。
龍:國際環境不利
應提升經貿國際化水平
龍永圖認為,零關稅政策不是顯示自由貿易特點的重要標準,海南要增加國際貿易「把蛋糕做大」,提升經濟發展的國際化水平,同時要加強和國內其他地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聯繫,海島經濟必須依靠腹地。龍永圖表示,海南應該成為全國或世界的旅遊消費中心,以此為契機改善海南營商環境,為全國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