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今年將有1222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官方也要求確保已脫貧人口就業規模3000萬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長王曉萍昨表示,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今年要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和穩定就業,在新技術應用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且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她說,今年將面向高校畢業生推出新一輪支持政策,包括擴大「三支一扶」下鄉規模等。
明報記者:李泉 陳灝 王佩凡 北京報道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舉行民生主題記者會,邀請王曉萍和民政部長陸治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長倪虹、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就各自主管範疇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在記者會上,就業問題備受關注。王曉萍表示,除了應屆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務工需求,還有大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需要實現穩定就業,今年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同時,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可能會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呈向好態勢」
王曉萍稱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呈向好態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宏觀政策的民生導向,將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為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談到推動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時,王曉萍稱,就是要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人社部將完善就業優先政策,持續推動財政、貨幣、產業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發力,在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穩外資穩外貿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中穩就業
她還提到,要找準科技創新與就業穩定的平衡點,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吸納和穩定就業,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人社部今年將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推出新一輪支持政策,穩定招聘規模,擴大「三支一扶」(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的服務項目)、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人員數量,繼續實施百萬就業見習計劃,全面推廣求職訓練營等。
同時,人社部將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從今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培訓對象聚焦農民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
重點助困境童 養老服務拓全體長者
民政方面,陸治原透露今年將重點協助困境兒童,包括向社會上有需求的困境兒童提供委託照護、康復照料等服務,政府也將健全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陸治原也說,隨着中國人口老化,而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在弱化,社會養老服務要向全體長者拓展。
雷海潮透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9歲,比2023年提高了0.4歲。這一人均預期壽命在G20國家排在第十。
(2025兩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