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要聞

指債務收斂 房市趨活躍 潘功勝:今年擇機降準降息

【明報專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更加積極」定調財政政策部署,財政部長藍佛安昨在全國人大會議記者會指出,用詞為多年來首見,可理解為「持續用力、更加給力」,確保去年第四季推出刺激政策的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同時利用政策空間,圍繞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及時研究新政策,確保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

藍佛安還補充到,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這個說法,被視為暗示政策刺激力度可以較現在進一步增加。

財長:財政政策「持續、更加給力」

提「預留空間」 被視力度可更強

財政部去年11月公布,在3年內增發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地方政府債券,以置換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隱性債務。藍佛安昨指地方政策債務風險有效緩釋,截至周三(5日),地方共發行置換債券2.96萬億元,而去年置換的2萬億元地方債,利率下降平均逾2.5個百分點,預計5年累計可減少利息2000億元以上,大為減輕地方資金壓力和利息支出,同時到期時間臨近、隱患較突出的債務獲優先化解,守住安全防線。

藍佛安表示會指導地方盡早發行使用今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做到「早發力、早見效」,同時持續推進LGFV轉型,剝離為政府融資功能,結合企業實際分類進行市場化改革,同時將遏止違規舉債列為財政監管重點。人行行長潘功勝則指出,通過市場退出、市場化轉型,截至去年底融資平台較2023年初約減少四成,相關債務風險已大幅收斂。

將指導地方盡快用置換債券額度

潘功勝又指出,LGFV債務分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平台企業自身的經營性金融債務,後者至去年底為14.8萬億元,較2023年初降約25%。相關債務集中於東部和中部經濟大省,自身化債能力強,去年第四季相關新發債平均利率為2.67厘,市場對平台的風險溢價大幅下降。房地產債務方面,潘功勝指去年人行降低按揭首付比例和新舊按揭利率、支持房企保交樓,加上房企調整經營策略、債務重組等方式自我修復,近期房市活躍度上升,風險持續收斂。

政府工作報告延續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定調,潘功勝指今年將擇機降準降息,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6.6%,有下行空間,央行向銀行提供資金的結構性貨幣工具利率,也有下行空間。

(2025兩會)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