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要聞

稱民營經濟處創新前列 政協學者:對國家重要

【明報專訊】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保障民企權益,是全國兩會政協委員關注焦點。其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昨表示,民營經濟處於創新的前列,特別是在國際競爭的大舞台上,發揮民營經濟科技創新企業的作用,對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劉尚希指出,在今年的民企座談會上,中央已經表明了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促進民企的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後,將使民企發展更加順暢。他說,用法治做保障,民企的發展納入到法制的軌道上,讓企業家更有信心。民企的投資和創新,有了法制的保障以後,有更大的確定性,以後的發展會更加順暢。

企業家:適當擴大赤字債務正確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敢拼敢幹,此次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推出,必將推動民營經濟信心的樹立。現階段民營企業最大的挑戰是怎樣使用新形式(新工具),以傳統企業舉例,怎樣用新知識來武裝,使成本更低,使效率得到提升。

劉尚希同時預測,今年財政赤字率適當提高已成定局。而政府赤字擴大代表財政虧空、財政可持續的風險增大的理解是錯誤的。劉尚希表示,不能簡單的把歐盟1990年代赤字率不能超過3%的標準當成教材,更不能簡單照搬,成為一成不變的標準。

他強調,財政平衡不等於財政的可持續,財政的可持續需要放到整個國民經濟供需平衡的大的框架裏面理解,不能局限於財政自身的平台;如果說財政赤字,有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赤字就是必須的。他認為,適當的擴大赤字和債務的規模,在當前來看,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明報記者

(2025兩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