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主持政治局會議,審議國務院下周擬提請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敲定2025年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政策方向。同時,今天(3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指導經濟工作的講話內容,強調政府要完善並帶頭遵守市場規則,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不當干預;要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題為〈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幾對重要關係〉文章是習近平去年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分講話內容。
「政府行為越規範,市場作用就越有效。」習近平提出,做好經濟工作,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解決好缺位、越位問題。他說,有所為,就是要不斷建設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完善市場規則並帶頭遵守規則,通過堅決懲治腐敗、保障公共安全等優化市場環境,着力矯正市場失靈,規範競爭秩序,使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大舞台。有所不為,就是要尊重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干預,不搞地方保護主義和自我小循環。
談及提振消費時,習近平強調擴大內需既關乎經濟穩定,也關乎經濟安全,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要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習:補消費短板 壯大未來產業
2025開年後掀起熱話的中國科技創新,亦是習近平當時講話重點。他要求以科創為引領,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佔據國際競爭制高點,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同時,傳統產業是經濟增長和就業收入的基本依托,須加快推動改造升級。
習近平指出,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尚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堅持以質取勝和發揮規模效應相統一,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豐富應用場景,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和領先技術」。他強調,「我國擁有巨大的經濟體量、市場容量和產業配套能力,是提升質量、做優做強的有利條件。」
針對防風險工作,習近平稱,經過長期發展,中國需要同時加強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要善於通過盤活存量來帶動增量。他說,要持續推動產業園區「騰籠換鳥」,用好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盤活存量土地等政策,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穩樓市股市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新華社報道,昨的政治局會議強調,今年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