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21日表示,下周一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進行二次審議。
按慣例,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法工委表示,二審之後,將進一步徵求意見,修改完善草案,保證盡快審議出台。
17日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召開以來,多個部委密集發聲作出工作部署,推動扶持措施落地。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破除民企市場准入門檻,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公平開放,下大力氣解決民企融資難題。工信部列出支持「小巨人」企業發展的任務清單,市監總局提到深入實施注冊登記便利化改革,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
兩次民企座談會均處經濟轉型節點
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要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為民企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國家能源局則稱,今年中國將加大力度,鼓勵支持更多民營企業參與能源領域開發建設。
17日的民企座談會上,習近平曾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
觀察人士指,2018年與2025年兩次民企座談會召開,均處於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節點,與六年前相比,2025年的會議劍指「破局」。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分析稱,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各國競逐核心競爭力。在此過程中,民企創新優勢顯著,對經濟增量貢獻大,尤其在硬科技領域能取得突破;支持民企發展,與中央的戰略方向一致,也是應對中美博弈、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戰略安排。
學者:民企創新優勢強 經濟貢獻大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說,隨着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民企自身的發展,政府對民企的定位不斷升級,現行政策更注重法治與科學,更加靈敏務實。「中央政府充分認知民營經濟現存的結構性問題,當前施政方向旨在打破逆向循環,引導其步入正向激勵的發展軌道。」
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提出31條具體的實施措施。202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列為今年重點工作任務。
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重要且緊迫
「民營經濟發展廣泛跨越稅務、財政等多個關鍵領域,需跨部門協同形成有機配合,頂層制度設計與地方執行落實缺一不可。民營經濟促進法將相關措施制度化、規範化,以確保高效實施。它的出台重要且緊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長聘副教授趙波指出。
2025年全國兩會日益臨近,受訪學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民營經濟將持續成為熱點議題。在開放公共資源與數據、扶持技術轉化與創新、推動科研成果市場化應用等層面,或有進一步利好政策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