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代理負責人賀夫曼(Benedikt Hofmann)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電訊詐騙已從區域性現象演變為全球性威脅,必須依靠國際合作才能有效應對跨境犯罪。賀夫曼讚揚中國打擊電騙的經驗具有參考價值,中國與泰國、緬甸等東盟國家加強合作的積極勢頭是近年少見。
據聯合國估算,電騙犯罪每年為東亞及東南亞地區造成約200億至4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賀夫曼指出,雖然各國對電訊詐騙問題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但電騙及相關跨境犯罪演變極快、日趨複雜,區域內執法和司法系統面臨更大考驗,希望未來能看到各國開展更廣泛合作,不再限於警方行動或關閉某個犯罪窩點等短期措施,而是從更宏觀層面解決問題。
賀夫曼提到,中國在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合作打擊毒品製販走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防範、打擊電騙的系統性應對模式可為其他國家提供重要參考。
泰國《曼谷郵報》報道,泰國國家發展管理研究所(NIDA)訪問了1310名泰國成年人對緬甸電騙犯罪的看法,超過九成受訪者完全或部分認同當局對緬甸邊境地區斷電、斷網、斷油的做法,接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措施有效,同時有七成人相信泰國官員參與犯罪,僅3%受訪者認為泰國官員是清白的。
相關字詞﹕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緬甸園區 電訊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