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華文明的璀璨星辰——『紅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討會」昨召開,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今年5月開始發掘的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元寶山積石塚的考古進展。考古首次發現「南方北圓、南壇北塚」的墓葬兼祭祀為一體的建築遺存,規模為內蒙古迄今最大,並一次出土過百件紅山文化玉器,幾乎覆蓋紅山文化玉器所有類型。
涵最大玉龍 補內蒙考古空白
「央視新聞」報道,塚內M15出土的玉龍是中國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的體量最大的紅山文化玉龍。另外亦發現與凌家灘文化玉冠飾相似的器物,填補內蒙古紅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為研究河套地區龍山時代「藏玉於牆」現象提供新考古線索。
內地學界認為,紅山文化把中華文明從夏、商、周提前1000多年,紅山文化的形成、發展、變遷及其後續影響,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部分,也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形成與演變提供重要線索。有學者表示,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端於距今6500年前後,大約在距今5800年進入古國文明階段,上接遼西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以其玉器傳統、禮制建築聞名,與中原、東北地區不同文化融合、演進而成,目前發現的半地穴式房屋以及玉器、陶器表現出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存在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