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5月20日,台北總統府換了主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總統府內接下了象徵最高權力的印信,正式展開任期,至明天(8月27日)滿百日。台灣1990年代民主化以來,慣常以執政百日作為新政府檢驗指標。學者認為,賴清德已逐漸組建起「新賴系」政府,試圖通過打貪提升執政正當性,顯露「蔡規賴不隨」;台海方面,相信美國大選前暫無新波瀾,惟賴清德選前提出的「四大支柱」理念表述趨強硬,兩岸官方往來難見曙光。
明報記者 劉曉宇
賴清德本月21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4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時表示, 過去幾年來,威權主義的擴張愈來愈具侵略性,已是全球挑戰;台灣位於第一島鏈,將積極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和民主國家強化伙伴關係、發展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
賴清德於選前提出「四大支柱」政策理念,在經歷年初的台灣大選、5.20就職典禮和兩岸形勢變動後,在文字上也出現微妙變化,展現更為強硬的態度。而他多次突出台灣在「第一島鏈」的關鍵角色,旨在提醒各方,台灣是美國與其亞洲盟友圍堵中國的不可或缺一環。
防務延蔡路線 盼維繫美信任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向本報表示,賴清德上任後,在防務方面延續上屆蔡英文政府的路線,以維繫美國信任;內閣則通過一系列的提名任命,逐漸擺脫「英系」團隊,建立起「新賴系」。「現在美國還沒有選舉,美中台三方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積極的動作,所以他可以在這個部分稍微以逸待勞一些了,先看選舉結果怎麼樣,或者北京怎麼出手。但是在內閣上面你可以發現他所啓用的人,包括他自己的班底(已經有了新的風格)。」
張峻豪以出身台南的鄭銘謙(現任法務部長)為例,鄭在台北地檢署期間,曾偵結起訴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涉貪案,並持續追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重文涉嫌圖利台智光案(協助台灣智慧光網取得政府項目)。「其實賴清德就是要他去繼續偵辦這些大型的案件,而且會非常有效率。」賴希望通過打貪揭弊,建立起新政府作為少數派政府的正當性,不過短時間內的大破大立,未來恐掀起黨內鬥爭;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生態,在經歷立院擴權之爭後,可預見未來也會繼續紛擾下去。
委退休中將任政務委員
分析:顯為兩岸衝突做準備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則指出,賴清德的人事任命某種程度也是在「為兩岸可能的衝突預先做一些準備」。比如任命退休中將季連成到行政院擔任政務委員,做防務、經濟、交通跨部會協調的工作,是從1949年以來的第一次。他的任務主管國土安全、救災、全民防衛動員。「希望靠他進行一個制度的建立,如果兩岸真的有面臨不幸衝突的時候,台灣能夠保持一定的韌性。」
張峻豪指出,這一方面反映出賴清德大破大立的個性,另一方面也跟他目前只有40%(大選得票率)的正當性有關。「他希望能夠從這一方面很快速地去提升他的支持度。但去處理民進黨內部像鄭文燦(因涉賄案而辭去海基會董事長)等這些人,相對激起了裏面派系的一些鬥爭,未來可能會面對到一些反效果,會不會掀起黨內更多的內鬥,是在後期需要觀察。」
美國大選在即,兩岸亦在觀望選舉結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不久前放話台灣應向美國「付保護費」。丁樹範表示,在兩岸和防務的處理上,賴清德相較蔡英文的模糊和迂迴更加直接,更清晰地強調「兩岸互不隸屬」。「雖然賴清德沒有公開的講『一邊一國』,可是很強調所謂中華民國的立場,並且堅定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以此為基礎願意跟大陸往來。」
屢視察部隊 冀發展台防務產業
執政數月,面對比上任政府更緊張的兩岸局勢開局,賴清德已到部隊視察數次,頻率較蔡英文時期更高。丁樹範也指出,賴清德希望將發展防務和經濟結合,希望能夠帶動一些台灣的防務產業,譬如發展無人機的產業鏈。「這個從蔡英文執政就開始在處理,其實有點類似大陸習近平說的軍民融合,民間要為國防發展做出貢獻,國防可以把它某些技術用在民間。」
淡化兩岸交流 強調增嚇阻抗威權
5.20就職演說時,賴清德提到兩岸維持現狀、恢復交流,不過仍因措辭強硬和台獨意識形態強烈,引發北京強烈不滿。此後在公開場合提及兩岸關係,賴清德則淡化對談交流部分,更多強調增強嚇阻力量,對抗威權。張峻豪形容賴在這個問題上「不可能再持續軟化」,「尤其是後來又發生了漁船被扣等事件,他選擇更強化自身職權上的重要性。」
金門撞船某種程度得到了處理,大陸的觀光客已經到馬祖了。丁樹範認為,觀光進展長期可能有限,陸客到台灣本島暫時無解,「如果開放了,等於讓民進黨說『看我不接受九二共識,你(大陸)也要開放觀光客到台灣來』」。但他指出,北京希望兩岸融合,若始終不開放陸客來台,終究會是一個阻礙,「可能對岸領導人也在想這個問題」。
8月民調:好感度跌10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8月最新民調顯示,44.4%民眾對賴清德有好感,較5月剛上任時下跌10.3個百分點,前述民調負責人游盈隆稱,這等於3個月流失200萬支持者。46.7%民眾贊同賴清德執政方式,按月下滑3.2個百分點。執政百日民調下滑亦是往屆政府常態,蔡英文、馬英九時期都遭遇過被稱作「斷崖式」的下滑,民眾從選後「蜜月期」進入以具體事務作為評判的尺度,執政黨與在野黨間不停息的較量也扮演拉鋸角色。
(時事解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