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內地媒體照例在3•15期間披露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及案例。繼去年央視曝光湖南噁心酸菜震驚各界,廣東媒體昨披露汕頭市工人仍在「如法炮製」醃酸菜,涉事的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橄欖菜製作環境髒亂,發黑腐臭的菜葉被用作製潮汕「橄欖菜」,生產環境觸目驚心。前日晚間9時許,汕頭市市場監管局及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趕赴涉事企業執法。
「玉蕾牌」橄欖菜被揭材料混雜垃圾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廣東媒體率先曝光玉蕾食品生產的「玉蕾牌」橄欖菜生產過程,橄欖菜原材料和污水垃圾混合堆放,蒼蠅盤旋,發出陣陣惡臭。
橄欖菜是廣東潮汕地區的風味小菜,一直以來以獨特的風味備受歡迎。據「南方+」記者暗訪調查,「玉蕾牌」橄欖菜的原菜料芥菜被雜亂堆放,混雜污水和垃圾。廣東電視台則曝光醃菜廠的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有工人邊抽煙邊切酸菜,掉在地上的鹹菜也直接被扔進箱子,有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薑上。
事件在內地引發關注,多地網民紛紛表示「太嚇人」、「以後不敢吃了」。翻查資料,香港暫無超市售賣涉事的「玉蕾牌」橄欖菜。昨日,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網店平台,包括橄欖菜等玉蕾食品的產品已下架。
另外央視昨在「3•15晚會」曝光內地的「泰國香米」,竟是香精勾兌而來。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庫存大米,外包裝寫着泰國茉莉香米,並稱原料產地泰國。公司負責人沈經理承認,這些都是本地米。而李經理則表示香味是以香精調配而成。
央視揭香精兌本地米冒「泰國香米」
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庫存大批外包裝上亦寫着「泰子王」的二代泰國香米,但負責人劉經理卻稱這只是牌子,和泰國米無關係,「我們從來不做進口,都是當地的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