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北京採訪全國兩會,除了到會場內活動,市面也是記者們時常走動(逛街)的地方,除了搵食醫肚,還可以考察民情。因為首都核心區域匯集全國各地來客,走一地便可知全局,可謂民情版微縮景區。
在故宮周圍的旅遊紀念品小店,大部分商品幾十年不變,但內容和款式還是隨着時代在變化。比如偉人塑像、擺設盤、畫像等,以往幾乎都是毛主席,如今習主席也佔近半壁江山,部分小型款式人像擺設,有習近平個人、伉儷等畫面,售價數十元,吸引遊客買來當手信。
中國這十年,基層民衆對習近平的評價甚高,這不僅因為在「共同富裕」的施政方針中,基層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還因為中國巨資投入的各種大項目成績斐然。
中國的太空項目成果是國人自豪感重要來源。在天安門廣場旁邊的國家博物館,目前正展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記者預約門票要幾天後才有。
成就展的焦點展品是可步入艙內參觀的太空站天和核心艙1:1模型,全天都有人在艙外排隊體驗。還有航天服、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火箭引擎等實物,以及首次展出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着陸器。
至於引起圍觀的小展品,除了太空食品,還有小便處理裝置,每小時處理1.5公升尿液,八成水分可回收飲用。想像尿液沿着細管流動,經過各種處理後進入水箱,一名父親問年幼兒子敢喝嗎?「不要!」小孩態度果斷。
明報記者
(2023全國兩會)
相關字詞﹕兩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