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新聞

信訪升國務院直屬 病友:期待擴權

【明報專訊】病友家屬吳佳萍和其他SARS後遺症患者至今仍堅持每月首個周三上訪,近20年來訴求大致未變,但始終無滿意結果。對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到信訪局升格,他們抱有一絲期待,「我們的理解是應該更重視了,可能多點權力叫其他部門去辦事」。

月月上訪20載 賠償訴求未變未果

吳佳萍表示,這麽多年來,信訪局僅有接收、轉發信訪的功能,改革後「是幫着轉(訴求)還是督促,真不清楚」,但如果想做好信訪工作,相信升格後應擴權,「只是傳達,人家(有關部門)不執行也沒辦法」。

SARS後遺症病友群目前有80多人,原有訴求是,依法賠償,以及將當年紅十字會剩餘SARS善款(病友們稱有2.3億元人民幣)設立基金,救助病友中的特困人員。新訴求則是,增加可報銷的專科醫院,為SARS後遺症患者提供各種康復治療。

年紀增病情惡化 冀增康復治療報銷

吳佳萍說,隨着病友年紀增大,SARS後遺症不斷惡化,手術之外還需要針灸、理療,這些只能在住院期間做,所以希望能到骨科專科醫院治療;「到門診或其他醫院,醫生一聽說你是非典(SARS)後遺症就不管,因為知道你是重度骨質疏鬆,怕給你弄壞了」。

吳佳萍認為,綜合醫院的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個70多歲的曹病友在北京某醫院的呼吸科確診肺纖化,治了20多天後醫生說治不了,到北大醫院一查是肺腺癌,普通綜合醫院根本沒法給你治」。

吳佳萍說,「曹病友到醫院做一次CT,檢查費用就是7000(人民幣,下同),全是自費,他退休金一個月才6000。」

去年11月,他們曾向北京市衛生局提出增加SARS定點醫療機構,「廢了老勁了,又給踢回來了,衛生局根本不給我們解決」。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