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記者上次到北京採訪已是半年前的中共二十大,當時全國仍處於嚴格的疫情管控,特別是北京的「健康寶」着實讓人苦惱,街上異常冷清,王府井的店舖多在「拍烏蠅」。今次在疫情管控放開後重臨北京,明顯感到人多車多的常態又回來了。
核酸亭仍留旅遊區 雷鋒像成民眾打卡點
來到鼓樓、王府井等旅遊區,仍有部分核酸亭留在原地,二維碼等提示字樣始終貼在上面。旅遊團、來拍婚紗照的遊客復現,餐廳都要排隊等號。周日的王府井大街人頭湧湧,近日豎立、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的雷鋒銅像,當天也成為民眾打卡點,不過很多人沒留意當天是學雷鋒紀念日60周年。
而在坐車的路上,最大的感受莫過於,無論是上下班高峰期還是普通時段,總會遇到塞車。這代表生活在復常,但有的士司機稱,過年期間遊客雖多,但現時的消費和經濟比起以前,「感覺還是少、還沒有回來」。
記者以為連香港都已解除口罩令,內地經歷了去年12月的全民染疫後,在戴口罩方面應比香港寬鬆。然而,首都街上戴口罩的民眾可能超過九成。餐廳侍應、街上執勤的軍人也在戴N95口罩。在地鐵搭車就算稍稍放下口罩,都會有巡車人員特意提醒「把口罩戴好」,無戴口罩上巴士,亦會被乘務員攔下。去公園或景區,也有「隨身攜帶口罩,人多時要戴上」的要求。
不過,既然專家已明確說明,新冠再來第二波的機率很低,兩會後,專家建議居民可以脫下口罩的一天,是否很快來臨呢?
明報記者
(2023全國兩會)
相關字詞﹕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