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要聞

沿海大省勞力過剩 300工位千人哄搶

【明報專訊】製鞋業是福建晉江和莆田的經濟命脈,年產值超過千億元。據莆田市統計局提供的最新數據,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產值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鞋類相關企業共有302間,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25.7%;2021年期末從業人員合計28.5萬人,2022年1到3季度期末從業人數合計26.2萬人。

多廠招工規模較往年少

莆田鞋廠協誠、新協勝和歌士瑋的招工規模均比往年減少。晉江多名老闆反映,今年的工人「非常好招」。「在幾百人的行業微信群裏發個招聘,工人就來了,很多外省雲(南)貴(州四)川的。」其中一名老闆說,「之前還包車去那邊接工人回來,今年都自己就來了。」還有的因為疫情,過年就沒回去,年後直接來上班。

「之前包車接工人,今年自己就來」

40歲的湖北黃岡人程亞軍元宵節後回到榮冠上班,廠裏今年新來的7、8個工人,佔員工總數大概一成。他曾在江蘇張家港的帽廠工作十餘年,是製作針織帽的熟練工人。「從下單、生產到打包,他一人可以包攬整條生產線。」廠長郭學明誇讚。到福建務工,程亞軍認為這裏「待遇不錯,工作不算太忙」,一人之力足以供養家鄉妻兒;未來廠裏的針織帽產線做大了之後,作為開創者和負責人的他,職務上也有上升空間。

工價愈出愈低 崗位愈來愈少

「包車接工人返崗」情况今年農曆新年後曾重現多個沿海大省。不過隨着工人大批返崗,勞務市場逐漸出現過剩現象。多則招工現場短片近日在網上流傳,浙江嘉興一間材料工廠招聘20名員工,300多人冷天冒雨前來面試;四川成都電子廠門口天未亮就「打蛇餅」,300個工位引來上千人哄搶……拍攝短片的務工者說,2月以來,招工單位開出的工價愈來愈低,崗位也愈來愈少。

多地勞務中介和務工人員表示,新春過後求職務工人數「井噴」,企業則還處於復蘇階段,導致勞力供過於求。

(2023兩會前瞻)

相關字詞﹕兩會前瞻 兩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