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要聞

中美交惡俄軍侵烏挫經濟 兩會部署受矚目 民企有嘆外貿門已關 有指望內循環

【明報專訊】隨着中國新冠疫情走向結束,明日即將拉開帷幕的首個疫後全國兩會,經濟復蘇成為最受關注話題。改革開放40多年後的今日,民營企業貢獻了超過六成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基石;無數製造業民企,是構成中國「世界工廠」的細胞組織。小工廠聯繫着大世界,亦在近年國際局勢和疫情衝擊下經歷着大浪淘沙,在潮水中浮浮沉沉。儘管嚴格封控的疫情時代已經過去,海內外的訂單卻並未如期而至。有民企老闆感嘆「外貿的大門已經關上了」,亦有人說「中國畢竟有14億人,只要把內循環搞起來,這個市場還是可以」。

明報記者 劉曉宇

在沿海製造、外貿大省福建,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鞋服紡織、食品等輕工產品銷往海內外。實地探訪過程中,不少當地製造業民企表示,這幾年「大家都不好過」。去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年,2月俄烏戰爭衝擊全球產業鏈,陰晴不定的中美關係如迷霧籠罩海峽,疫情在反覆之中迎來爆發……企業的外貿和內銷亦隨之受到影響。

「政策國際關係變 直接反映到訂單」

「很多像福建省內這樣的小企業,以輕工和基本消費品為主,看似好像天馬行空,(世界局勢)跟我們沒什麼影響,但是只要是有做海外業務的,國際關係在發生變化的時候,比誰感受都快。」省內某大型鞋廠負責人感嘆,「上面有什麼政策在變、不能往哪下單了,外面有什麼風吹草動,直接反映到訂單上來。」訂單是一種預期,一旦形勢發生變化,立馬會跟着變化。「就像去年,大家很清楚整個大的環境會有很多挑戰,大會小會調研的時候都有在說。當時很多人說這個事情好像沒那麼誇張,到Q4(第四季)的時候,整個數據就出來了。(見表)」

外商撤出俄市場 中企乘勢搶商機

西方制裁下,外國品牌紛紛撤出俄羅斯市場。當時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彭波預計,俄羅斯未來對中國商品的依賴程度將提升。一些企業便在其中抓住了機遇。位於福建三明的榮冠帽業,去年約120萬頂的產量中,有三分之一訂單來自俄羅斯客戶。俄國本地市場的FILA、Kappa運動帽,都由其工廠代工生產。「一帶一路」戰略下,愈發密集的鐵路網為運輸提供了便利,一箱箱的運動帽從廈門港裝箱,走中歐班列抵達俄羅斯境內。「這幾年我們的業績還增長了。」榮冠的廠長郭學明說,企業去年的產值接近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今年的目標則是突破2000萬元。新年伊始,廠裏新招了7、8個工人,打算年底蓋一棟單身公寓,給離家較遠的員工住宿。

俄國訂單增 歐美訂單減

「現在俄羅斯把歐美的那些品牌都趕走了,剩下中國的一些品牌在裏面,整個溫州片區(的企業)去年賺了很多。其中有個客人前年虧了幾千萬,去年因為匯率,加上在那邊有工廠,賺了幾千萬。」泉州某大型鞋材廠負責人說 。同一時間,來自歐美訂單的減少,則是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的情况。晉江有鞋廠老闆感嘆:「外貿的大門已經關上了。」莆田市大型製鞋企業協誠、新協勝和歌士瑋均表示,訂單量受到外貿出口不景氣、國外加息導致的需求縮減等因素影響而減少。

憂內需缺動力 企業擴張謹慎

提起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以內銷為主的企業鬆一口氣,卻又擔心起百姓捂緊了的銀包。儘管維持着營收,內需動力不足,是他們對於企業擴張持謹慎態度的原因。有廠商感嘆,「大家都不敢消費,錢都存着,要不就是拿去提前還貸。需求沒跟上,我們也不好做。老百姓要消費,取決於收入預期、消費結構,花錢一看需求、二看他對未來是不是有足夠信心。」亦有老闆表示,從經濟恢復來說,中國經濟運營起來「活力在內部」,把內循環壯大起來也還可以。「外貿是沒戲了,沒得玩了。」該老闆又補充。

比起反覆封控下的不確定性,去年底疫情大規模爆發,對製造業民企帶來的衝擊波反而顯得短暫利落。榮冠的工廠停工了半個月,「一波全陽完了」。隨着農曆新年後內地疫情漸漸平息,各廠逐漸恢復了生產和招工。曾在香港上市、發源於晉江的本土體育運動品牌匹克,項目經理林芳表示,今年復工復產第一天,企業的復工率達70%,農曆正月十五過後復工率達到80%,「現在基本恢復正常」。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信心、穩增長是疫後經濟破局方向,其中提振民企發展信心是首要工作,穩外貿則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不久前,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各地根據中央精神,在不同方面提出系列新舉措,旨在全力推進對外貿易「保穩提質」。本次全國兩會對此將傳遞哪些具體發展信號和工作部署,大家都拭目以待。

外貿出國搶單 「至少不用隔離」

訂單雖還沒來,解除了封控,骨子裏淌着閩南人「愛拼才會贏」血液的老闆們開始積極走動洽談。「老闆出差去見客戶了」,在兩地的鞋業市場,最近總能聽到這句話。歲末年初,福建、廣東、浙江多省即包機組織企業「出海搶單」。在晉江「中國鞋都」鞋業市場,留下打點經營皮革材料「利晟超纖」店面的員工說,雖然外貿訂單沒來,經營狀况「還是老樣子」,但未來「比之前肯定更有信心一點,起碼可以出差出國拉單,不用去哪裏都隔離14天」。

(2023兩會前瞻)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兩會前瞻 兩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