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空置稅捨本逐末(文:劉進圖) (09:00)

特區政府放出消息,即將針對一手住宅單位開徵空置稅,防止發展商囤積居奇,促使更多已落成單位推出市場。這措施方向正確,但實際效用輕微,屬於捨本逐末之舉,若要解決港人居住難題,應該盡快推行限購令,同時大幅增加資助房屋供應。

政治考慮大於實際效用

截至2017年底、2018年初,已落成但尚未推出市場的住宅單位,估計有9000個,數目不小,等於前幾年的全年新增住宅供應量,若發展商集體惜售,寧願擠牙膏式發售托市,也不願減價促銷,確有可能令樓市供不應求問題惡化,及早推出空置稅,不失為防微杜漸之策。

不過,在這9000個空置單位中,有5000個是2017年才落成的,無法斷言是囤積所致,落成逾一年以上的單位只有大約4000個,很集中在少數大發展商手上,就算空置稅把這些單位逼出市場,對紓緩樓市供求失衡也只是杯水車薪。

政府考慮推出空置稅,其實是政治考慮大於實際效用,空置稅針對的是發展商,肯定遭地產業界反對,藉此產生的政治信息,就是政府敢於得罪地產商。在當前的土地大辯論中,由於專責小組從一開始便鼓吹公私營合作開發新界農地,惹來不少官商勾結的質疑,開徵空置稅有助反駁質疑,消減官商勾結疑慮。

其實,政府過去已有不少稅項措施整治樓市,例如稱為辣招的雙倍印花稅,用意是打擊住宅炒賣,只是敵不過內地資金大量湧入香港的投資熱潮,措施收不到預期的冷卻樓市果效,反而遏抑了二手單位交投。只要樓市大環境不變,空置稅也會步「辣招」後塵,很快被樓市的熱火蒸發。

以今天中國經濟景况而論,走資潮方興未艾,只要全中國最富裕的千分之一人口有意來香港買一個物業,就有130萬個購買需求,香港特區去哪裏找土地來滿足這種需求?樓價有可能不一升再升嗎?要確保港人置業權利,唯一辦法就是限制境外人士來港購買住宅,加拿大和澳洲都有類似措施,內地一線大城市也有,香港若捨此正途,單靠買賣印花稅和空置稅,絕對治不了樓市過熱之症。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