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港現160耳念珠菌個案較去年增6倍 醫管局下周篩查2000住院病人 (16:05)

本港自去年6月出現首宗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海外輸入個案,至今累計約160宗。截至今年10月,個案較去年增加6倍,涉九龍西聯網的瑪嘉烈醫院、北大嶼山醫院、仁濟醫院,當中兩名患者出現尿道管感染及真菌血症。因應瑪嘉烈及仁濟於今年7月再現爆發,醫管局下周二(27日)會在全港急症醫院進行篩查,檢視帶有或感染多重耐藥性細菌(MDRO)病人涉耳念珠菌情況,料涵蓋約2000名住院病人。

醫管局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表示,人體可能帶有耳念珠菌,亦可能受感染,如心包炎、肺炎、嚴重尿道感染等出現入侵性感染,死亡率可高達三成至六成。他指出,自去年6月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至今約有160宗,近八成為60歲以上。截至本月10日,156宗個案中有59宗、即38%患者為老人院或殘疾院舍院友。

耳念珠菌從皮膚脫落可透過導管進入身體

賴偉文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公立醫院應對耳念珠菌爆發亦有困難,例如新冠病毒患者入住隔離病房,致耳念珠菌患者須入住普通病房,但該真菌可從病人皮膚表面脫落、透過導管進入身體等,故會出現交叉感染。此外,目前實驗室以種菌形式確認病人是否確診,一般需3至4天才有陽性結果,至第9天才能有陰性結果,以排除病人帶菌或感染,導致接觸追蹤進度緩慢。局方曾於瑪嘉烈及仁濟醫院化驗約2000個環境樣本,當中逾1%呈陽性,主要位於病人椅子、牀欄、過牀氈及手推車。

為減少交叉感染、及早接觸追蹤,以及了解住院病人的情況,醫管局於今年第四季起,陸續購置病人專用儀器,包括血壓計袖帶、聽診器等,預計明年第一、二季於全港公立醫院為所有病人引入專用儀器,九龍西聯網今年第四季先行。當局亦會引入PCR核酸測試,務求將測試時間縮短至一天有結果。

醫管局於下周二為約2000名於急症醫院、本身帶有或感染多重耐藥性細菌的住院病人,進行耳念珠菌篩查,料11月中有結果。此外,當局會擴大於出現爆發的九龍西聯網篩查,涵蓋過去12個月曾在本港以外地方住院、曾入住瑪嘉烈及仁濟的患者,以及曾有耳念珠菌個案居住的42間老人院或殘疾院舍,和瑪嘉烈或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

其他報道:邱騰華:本地遊放寬需業界「走多步」 籲導遊出團前數天做檢測

其他報道:棄高薪厚職創港產酒廠 80後疫下研氈酒搓手液

其他報道:縱橫遊:本地遊領隊導遊本周再作新冠病毒檢測

相關字詞﹕耳念珠菌 爆發 耳念珠菌爆發 醫院 院舍 醫管局 九龍西聯網 瑪嘉烈醫院 仁濟醫院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