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探討2020至2021年市民「迴避新聞」狀况(文:鄧鍵一) (09:00)

如何建立公民對公共事務的知識,令他們成為「知情公民」(informed citizens),並參與公共討論,是政府推動政策的時候,能否有效凝聚共識的關鍵因素。但是過去幾年,學者陸續留意到「迴避新聞」(news avoidance)的現象:人們因為各種原因,少了花時間接觸新聞資訊。當然,在網絡上,人們的資訊選擇多了,少了時間留意新聞不足為奇。因此,迴避新聞的分析重點在於,在某些情况下,人們會有意識地減少接觸新聞。例如在資訊氾濫的網絡環境,資訊疲勞會令人減少接觸新聞;又有時候,社會各界就一些議題爭持不下,有理說不清,會令人感到煩厭,遠離相關新聞;也有情况是,在經歷重大事件後,因為各種情感因素,加上政治無力感,有人會抗拒接觸公共事務。例如2014年雨傘運動後,有曾經熱心投入社會事務的傘運支持者,不再關心時事,只專注個人生活。

2019年後,香港的政治發展急速轉變,人心不穩,人們會否跟「傘後」情况一樣,選擇遠離公共事務,也是一個值得留意的課題。因此,筆者整理了分別於2020年8月和2021年11至12月進行的問卷調查(註),比較在兩段時期,香港市民接觸新聞資訊的時間是多了抑或少了。

港人接收新聞時間少了

問卷調查中,受訪者被問到每日分別花多少時間看報紙和電視新聞,包括網上瀏覽。雖然現在很多人都透過社交媒體接收新聞資訊,但始終報章和電視台仍然是生產新聞資訊的主要機構,社交媒體流通的新聞資訊,很多時都是轉發報紙和電視台所生產的內容。不過,只經營或主力經營網上平台的網媒(例如「香港01」)則不包括在這兩條題目的範圍內。

表1是2020年中和2021年底,香港市民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時間。整體上,香港市民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少了,每日花一個小時以上(61分鐘或以上)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人,分別由28.6%下跌至20.9%,及由29%減少至20.7%。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的人,亦大幅增加。完全不看報紙新聞的人,由11.2%飈升至23.6%;而完全不看電視新聞的人,則由13.2%增加至18.8%。

邏輯上,這結果有可能因為人們在這一年多,大幅轉向閱讀「香港01」、「眾新聞」等網媒。不過考慮到當時的主要網媒在2020年之前已經存在,加上那段時間沒有具規模的新網媒出現,所以從整體人口來說,這個影響未必很大。

「民主派/本土派」不看新聞者增幅顯著

在表2,我分別按受訪者的年齡層和政治立場,整理在2020和2021年分別有多少受訪者完全不看報紙和電視新聞,結果重點如下:

(1)不論年齡層和政治立場,都多了受訪者表示完全不看報紙和電視新聞。

(2)比較各個年齡層,完全不看報紙新聞的人增幅相若;至於電視新聞,無論2020還是2021年,都比較多年輕人完全不看電視新聞。而比較兩段時間,完全不看電視新聞的年輕人增幅比其他年齡層大。但整體來說,各年齡層不看新聞的人數增幅差異不大。

(3)相對於年齡層,政治立場跟迴避新聞的增長關係比較顯著。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新聞,都多了超過10個百分點自認為「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完全不看新聞,增幅比其他政治立場或沒有政治立場的人誇張。

如果從這個結果來看,這一浪的迴避新聞趨勢,跟傘後情况相似,都可能是出於政治無力感及其他情緒反應。我們亦不能忽略,2020年中至2021年底,香港新聞業本身也有重大變化。很多政治立場為「民主派」或「本土派」的市民,都是《蘋果日報》的讀者;2021年夏天《蘋果日報》停刊,可能令一部分讀者不再接觸報章新聞。同樣,有線新聞於2020年底的人事變動極具爭議,亦有可能令一些市民覺得有線新聞的公信力今不如昔,遠離了電視新聞。

另一方面,表示自己為「建制派」、「中間派」、「無政治取向」的市民,也多了人不看新聞,原因尚待考究,但很大機會源自這段時間的整體氣氛,例如每日的新聞都是關於確診數字、社交距離措施等使人氣餒的新聞,令人難以熱中了解公共事務。

兩成人不看報紙電視新聞  值得關注

無論市民為什麼遠離新聞,約兩成人表示不看來自報紙或電視台的新聞資訊,也是值得關注。畢竟一般來說,傳統新聞機構有比較嚴謹的編採流程,確保消息真確可靠。同時,因為傳統新聞機構比較有能力接觸到各種消息來源,有利它們整合不同資料和意見,讓公眾知道社會整體狀况。

政府在發布資訊上面對挑戰

當社會上有顯著比例的市民完全不看來自報紙或電視台的新聞資訊,最少有兩個情况值得注意:

首先是政府資訊的傳遞。有顯著比例的市民不看傳統新聞機構生產的新聞資訊,不利政府發放官方消息。尤其是疫情期間,各種消息和更新資訊瞬息萬變,如何在社會大眾迴避新聞的背景下,準確、有效地發布重要資訊,會是政府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第二,一些人選擇不看報紙或電視台的新聞資訊,可能會更依賴自己的社交網絡來接觸時事資訊。這個過程中,新聞資訊有幾大機會受用戶朋友圈的政治立場影響、當中包含了幾多未經證實的資訊,都會影響政府發布消息的效果,以及相關公共討論的方向。這方面的影響值得繼續探討。

註:2020年8月的問卷調查受訪人數817,回應率38%;2021年11至12月的問卷調查受訪人數1066,回應率39%,兩者皆是隨機抽樣的電話問卷調查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