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DSE)今(17日)放榜。不少狀元均有志讀醫或經濟相關學科,大部分亦願日後留港發展。喇沙書院今年兩位狀元中,「超級狀元」鍾栢綸計劃升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經濟、金融及數據科系;狀元陳澤鋒則擬升讀中大醫科。來自英華女學校的超級狀元劉翯悠有意讀醫,但未決定升學去向。英皇書院超級狀元葉劭源亦計劃留港讀醫,但未決定入讀哪一間大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超級狀元歐陽張維則已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有條件取錄,正考慮負笈英國讀經濟,或在科大修讀環球商業學。他對經濟學有興趣源於希望令社會分配更公平。他回想自小家庭環境一般,就讀官立小學,身邊很多同學沒有經濟資源補習,升中後發現不少同學知識超過自己,「我唔覺得應該係咁,佢哋有資源就代表佢哋可以跑得快過我哋好多?」
計劃到英國升學的喇沙超級狀元鍾栢綸表示,對數據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感興趣,稱即使到英國發展,自己亦想貢獻社會,推動可持續發展。另一狀元陳澤鋒則擬讀醫,他指小時候患病經歷令他認識醫生的工作,除行醫外,也為病人提供心理及精神支援,盼日後留港為病人提供多方面支援。
被問到本港就《基本法》23條立法,對香港前景有何看法時,陳澤鋒稱對本港前景絕對有信心,盼日後以醫生身分留港服務社會,亦相信香港「會隨時間變得更加越來越好」。鍾栢綸亦指對前景有信心,將視乎大學畢業後的社會情况及發展機會決定留港發展與否,又稱自己有意貢獻香港。
對於通識科被公民科取代,兩人均表示沒有讀過通識科,難以評論。陳澤鋒指公民科屬「新開始」,某程度上減輕同學壓力,但亦絕對不會輕視;鍾栢綸則表示,不論通識科或公民科也好,科目旨在擴闊同學眼界,本質不變。被問到報讀大學時,會否擔心改制後的公民科影響取錄資格,鍾指自己僅按程序報讀學科,認為應該沒有太大影響。
英皇超級狀元:不論成績如何也腳踏實地
官校英皇書院學生葉劭源奪14粒「星」,並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成為「超級狀元」。他稱自幼立志從醫,將留港讀醫,但尚未選定心水大學,認為港大與中大醫學院各有優勢,待與父母商量後再決定。他對成績感驚喜,同時提及其座右銘「向著標竿直跑」,「考到狀元是對自己能力一個肯定,但不會令我產生其他想法,也是要腳踏實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又稱即使並非狀元,亦會堅持讀醫、從醫。
葉劭源又稱,學習並無特別秘訣,最重要是肯努力、要自律,「向着標桿直跑」的座右銘提醒他無論遇到甚麼困難也不要放棄,一直向著目標前進便可成功。
英華女狀元劉翯悠稱願到本地公立醫院服務
英華女學校的超級女狀元劉翯悠於所有必修科、生物、化學、歷史及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獲得5**,她亦有意讀醫,放榜前已獲一間蘇格蘭的大學有條件取錄,但未決定升學去向。她表示願到本地公立醫院服務,幫助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又謂醫生的職責不只運用知識照料病人,更要「體恤病人心情」。她舉例當病人患上不治之症,醫生需思考如何與病人同行生命的最後路程。
另一名來自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超級狀元黃澍僖同樣計劃讀醫,並已獲3間英國大學有條件取錄,但他傾向留港升學,將來亦有意投身公立醫院。他表示大概中三、四確立行醫志向,有見本港醫療人手不足而決心從醫。黃又提及受鼻敏感困擾多年,自言時常求醫,希望從醫幫助更多人。
培正中學的狀元鄺弘哲也希望留港成為醫生,鄺弘哲於中文、英文、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部份、生物、化學、物理均取得5**成績,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亦達標(Attained),成為超級狀元。他表示中學修讀生物等科目,令他發現人體構造的奇妙,對醫生職業培養出濃厚興趣,又認為本港醫科質素較海外高,因此希望入讀中文大學醫科課程。被問到中大今年獎學金「加碼」會否是選擇中大原因之一,他表示獎學金「對父母誘因更大」。
聖若瑟超級狀元願留港 「生於斯,長於斯」
聖若瑟書院首名超級狀元廖俊翔於所有必修科、化學、生物、經濟及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取得5**成績。他亦計劃留港讀醫,指自己「生於斯,長於斯」故從未考慮海外升學。他表示一直對科學有興趣,自言有能力應付醫科沉重學業壓力,與病人良好溝通,立志畢業後進入公立醫院服務,盼望為醫療人手不足、病房「逼爆」問題略盡綿力。
廖俊翔對成為狀元感意外,透露應考中文科當天因睡眠不足而狀態不佳,一直為成績是否足夠入讀醫科感到忐忑不安,慶幸最後仍得理想成績。昨晚緊張至失眠的他笑稱終「鬆一口氣,可以睡一覺」。孫老師是廖俊翔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她表示廖俊翔一向成績優秀,有預感他可成為狀元,昨晚已傳送歷屆狀元接受傳媒訪問片段給廖,讓他作準備,對學生成為狀元感到非常欣喜。廖太今特意請假陪同兒子放榜。她表示對兒子成績感到高興,謂兒子一向不用她操心,她也未曾「施壓」,只盼兒子不要行差踏錯,寄語兒子像名字「俊翔」般,在人生路上自由飛翔,實現目標。
拔萃男書院誕生一名超級狀元陳耀生及兩名榜眼,他們均稱無打算移民,會留港發展。超級狀元陳耀生冀成為醫生,回饋社會。
陳耀生希望報讀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因自小已對科學有興趣,中三時曾參與科學比賽,更堅定他從醫的想法。陳續稱自己亦喜歡與人交流,從心靈上了解病人,故認為醫生能滿足他的興趣,同時幫助基層病人、貢獻社會。他又建議學生在考試前多做歷屆試題及調整心態,認為臨場發揮比溫習更重要。被問到香港大學給一百萬獎學金予狀元,會否影響他的選擇,陳耀生承認獎學金是一大誘因,但都要考慮其他因素,「錢是一回事,大學生活亦是一回事」,會較看其他因素。
榜眼鄭琝騫亦希望成為醫生,稱中五時曾參加科學比賽並獲獎,透過培訓、研究,對生物科學逐漸產生興趣。而他去年經醫生陪同下,出席一名病人的喪禮,令他明白「生命雖然脆弱,但醫生與病人關係及關心是永久」,因此更加肯定行醫的想法。另一名榜眼冼家逸則希望攻讀城市規劃,他表示自小已喜歡觀察周圍環境,不時到處遊走,欣賞香港市區與郊區有緊密連接的設計,能讓市民可以短時間從「熱鬧走到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