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醫管局料未來6至8個月可安排前線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15:25)

「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已開展至第二屆,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今(18日)表示,正計劃安排醫管局前線護士及中層管理人員到廣東省醫院短期臨牀交流,料未來6至8個月可推行,重點專科包括小兒外科、心胸外科等,他強調現時都有安排護士到世界各地學習,有關計劃將參考類似安排,「讓一啲開拓者學完返嚟擴散經驗知識,不會影響服務之餘都引進新知識。」

唐華根指,本月尾到下月初將與廣東省衛健委會面,安排醫管局護士北上交流有關計劃目前已確定重點領域,料雙方準備需要一定時間。當被問及小兒外科、心胸外科本身護士人手緊張,北上交流規模會否如來港交流的大灣區護士般多達百人時,他則表示,會考慮人手情况安排交流人數,「亦不是話派一隊大軍先學到嘢」,重申有關安排會參考現時已有的短期交流項目,不會影響現有服務。

至於交流時長,他則說現時安排護士到世界各地交流,最長為4周,亦可能會靈活安排時間,如每周一日,持續半年或一年。另外,第三屆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參加交流計劃,唐華根稱,有信心擴展至急症室、腎科等更多專科。

第二屆交流計劃有約100名廣東省護士於今年1月至2月抵港,涵蓋專科由老人科擴展至眼科、圍手術科、深切治療部等。唐華根指,計劃反應正面,又強調大灣區護士「是助力不是負累」,惟因規模不大,「對香港整體醫療服務暫時未構成一個好關鍵的因素」。

參與計劃的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指,對大灣區護士採用「一對一」帶教模式。至於深切治療部多急救工作,「一對一」模式會否拖慢服務,他則強調,有關模式與以往教導新入職同事無異,交流計劃不會加深香港護士負擔,稱「原本就係咁多嘢做」。他認為,來港的內地護士適應性非常強,且勤力學習,因此很快就能了解有關的醫療程序。

到深切治療部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表示,香港工作流程和儀器與內地大致相同,適應上不算困難,目前已有參與收症等工作,亦與香港同事分享內地的電子化醫療訊息系統,望能促進兩地醫療體系發展。

新界西醫院聯網顧問護師(圍手術科)葉佩靈稱,大灣區護士認真及專業,很快融入本港工作,提及大灣區護士使用中文術語,而本港用英文,預先為他們準備術語的中英文對照。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蘇志強說,自己有粵語底子,至於中英文問題,醫管局安排了中英對照,雖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但目前適應進度良好。

蘇志強說,他已有9年工作經驗,已在導師的帶領下為病人作術前準備等,提及因分工不同,香港手術前的準備時間較內地長,術後亦是由手術室護士為病人提供止痛服務,內地則是由痛症科負責。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 醫管局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