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持續更新】黎智英案|張劍虹在黎智英見美國官員後 「覺得場運動好似有希望」 編採政策越來越「偏激」 (17:55)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踏入第13日審訊。前《蘋果》社長張劍虹續供稱,黎智英為了「力谷」市民參與2019年4.28遊行,早於遊行開始前兩天,先後要求《蘋果》大肆報導,有關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及前港督彭定康的受訪內容。張提及,黎智英訪美會見主要官員後,「佢(黎)都幾雀躍,覺得對呢場運動都幾有幫助。」事件亦令張有感而發「哇!黎生真係可以上白官,真係可以將香港情況講返美國官員聽」、「我覺得場運動好似有希望。」

黎要求張在台親訪林榮基

控方提及2019年4月27日《蘋果》有關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頭條報道,標題為「林榮基流亡台灣 臨別呼籲守護香港 明日上街」,當中載有林榮基的訪問。張劍虹供稱,黎智英指示要以當日頭條「谷28號遊行,要做頭條就一定要搵到林榮基做電話訪問」。其後由於黎得悉張身在台灣公幹,要求張親自訪問林榮基。

效果:唔係好熾熱 黎再託人訪前港督

張劍虹指,黎智英認為林榮基的訪問帶出的效果「唔係好熾熱,佢仲想要辦法催谷遊行,畀我感覺係佢未夠滿意。」黎其後拜託香港監察創辦人Benedict Rogers聯絡彭定康,讓彭定康在訪問中談論《逃犯條例》修訂,藉此催谷4.28遊行。彭定康其後回覆時評擊修例勢破壞香港穩定和安全。《蘋果》在4.28遊行當日刊出前港督彭定康的訪問。

黎在不同場合說「抗爭係長期性」

同年7月,黎智英訪美會見多名主要官員,包括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張劍虹形容黎當時「幾雀躍,覺得對呢場運動都幾有幫助。」其時張有感而發,認為黎能夠將香港的情況告訴給美國官員,令張自覺「有啲High,我覺得場運動好似有希望。」事件之後,《蘋果》對於反修例事件的編採政策越趨「激烈、偏激」,對於示威中暴力場面「比較會報道同情,覺得香港政府,同埋中共迫成咁。」張亦提到,黎開始在不同場合,向員工表達「示威抗爭、和勇唔好分化、唔好俾人分化、抗爭係長期性」等主張。

字直播審訊情况:

【16:13】休庭。案件押後至下周二續審。

【16:00】張劍虹又解釋video talk的安排,指該節目由港聞組節目部負責製作。法官李運騰問及,由2019年7月至同年年底,《蘋果》港聞組製作的video talk是否全都關於反修例事件?張指「印象中有好大部分,港聞組好大部分都投入做。」張補充指,video talk的負責人是羅偉光。

法官李運騰提及,他從沒有看過蘋果動新聞,問是否所有訂閱蘋果動新聞的用戶都可以觀看video talk?張表示正確,並再次提到蘋果動新聞截止2019年7月初的訂閱人數有逾30萬人。

 【15:47】控方集中討論有關《蘋果》於2019年下半年的編採政策。張供稱,黎同年7月份在「台蘋」的「飯盒會」上,曾經提出要找反對派及抗爭者「拍video、同佢哋對話」,並指示張返港後跟進。張補充指,「video talk喺對話、直播後放上動新聞平台。」張認為邀請抗爭者上節目的用意,即是「叫佢哋講下啲經歷、苦況呀,但喺好多抗爭者最後都唔願意上鏡」,故張向黎建議,改為用訪問形式去錄製節目。

控方進一步問《蘋果》訪問抗爭者之目的為何,張指「我相信佢(黎)係想激起啲人對抗爭者嘅同情,同埋抗爭嘅情況。」

【15:18】控方展示下一篇文章,題為「黎智英籲和平站出來 蔑視黑社會 促國際支援香港反送中運動」,該文刊於2019年7月25日的 《蘋果》。張指,「黎生當日上完何俊仁嗰『細說中南海』節目,佢同我講節目上面講早前見Pompeo(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求張跟進相關新聞。

當時張曾感歎:「原來黎生真係可以上白官見到啲咁高嘅官員」、「哇!黎生真係可以上白官,真係可以將香港情況講返美國官員聽」、「有啲high嘅,我覺得場運動好似有希望」。張續指「黎生可能呢一次之後,後來講制裁,開始會越來越多。」犯人欄內黎智英開始頻頻抄寫筆記。

張續指, 《蘋果》其後針對反修例事件的編採政策,「越來越激烈、偏激,可以話係」。黎開始在不同場合,向張提及「示威抗爭、和勇唔好分化、唔好俾人分化、抗爭係長期性」等說話。 《蘋果》對於反修例事件中的暴力場面,「比較會報道同情,即係覺得香港政府、同埋中共迫成咁。」

【14:31】下午開庭

控方展示Christian Whiton與Paul Wolfowitz之間交流信息,該信息再於2019年7月10日由黎轉發予張。張指前者「應該係國務院顧問」,後者「好似係國防部前官員」,但張沒有接觸過兩人。該信息是關於一篇題為「Trump Team Sends Defiant Signal to Beijing by Meeting Hong Kong Activist」的Bloomberg(彭博)文章。 

控方問張,黎為何要將信息轉發予他?張指,黎應該想讓他知道事件的背景,又指他在黎到訪美國後,才得知黎會面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等多名美國官員,「佢(黎)見完高官都幾雀躍,覺得對呢場運動都幾有幫助。」

【12:55】休庭。

【12:40】控方討論下一段為2019年7月5日,由張傳送予黎的信息:

「截止今日(5日)凌晨2am,港蘋付費總人數已過30萬!

老闆,每三十萬人付費我們會推播告訴讀者,並告知會開票捐三十萬給反送中訴訟基金」

張解釋該信息為「我哋會推俾讀者,俾佢哋知有30萬讀者,俾佢哋知我哋會開票…俾30萬嗰基金。」其後黎批准以《蘋果》名義,從每3元手續費中捐出1元給該基金。

【12:30】控方討論發生於2019年6月15日,黎智英與張劍虹的WhatsApp對話信息:

張:「1. 我們已經重新submit App Store,如果週一批准,下午就可以收handling charge… 2. 就今次出來抗爭的人日後療傷和訴訟,我們可以在三元手續費撥一元成立基金協助。」

黎:「1. 延後到批准為止,2. 非常好idea! 謝謝」

張解釋該信息意思,指「佢(黎)同意,認為係一個好好嘅idea,將我哋收費handling charge,撥一蚊出嚟支援抗爭人士日後嘅訴訟同醫療費用。」

張又指,黎決定《蘋果》網上新聞自2019年7月1日起向註冊會員一次性收取3元手續費,同年9月1日起改為收取月費訂閱,「黎生覺得啲錢出嚟幫助抗爭人士醫療費,可以鼓勵支持運動嘅人訂閱蘋果。」

【12:17】 張劍虹補充,6月16日當日最後沒有隨報派出長幡,因為黎臨時說「逃犯條例延期、有人因為逃犯條例自殺,泛民嘅李卓人就話唔派住。」控方問及派發該些長幡的用意,張指「6.16遊行,職工盟搞緊三罷,所以黎先生叫我係(長幡)背面寫返罷工、罷課、罷市」,藉此宣傳三罷及不合作運動。

【12:03】開庭。控方開始討論2019年6月由黎傳送予張的一段信息,內容為「星期日遊行泛民想我們印十萬張長幡35寸長15寸闊,派給遊行人士,給他們從家裹的窗口放出來。紅底黑 反送中 三個大字,請劍虹寫毛筆大字,我會請黃偉強處理。謝謝。黎」

張解釋,該信息背景是「6月16日有嗰反送中遊行,黎生想我寫同印呢三個字,隨報附送」,即於2019年6月16日出刊的報紙中附送「反送中」長幡。

【11:19】休庭。法官杜麗冰休庭前關注被告難以閱讀螢幕上顯示的信息,辯方大律師關文渭表示,黎不幸地患有眼疾,情况最近在完成手術後惡化,主要依賴控方在庭上讀出的內容理解。法官李運騰詢問,黎能否將座位靠前,辯方稱「似乎不是一個選擇」,因涉「保安憂慮(security concern)」。經商討後控方同意盡可能讀出所有內容。控方表示會將螢幕畫面放大。

【10:56】張劍虹續提及428遊行前的採訪安排,指接獲黎智英的WhatsApp信息。張從該信息中,理解黎的想法是「林榮基呢個訪問幫到遊行,但唔係好熾熱,佢(黎)仲想要辦法催谷遊行,畀我感覺係佢未夠滿意。」張又指,黎其後拜託Benedict Rogers(香港監察創辦人)找前港督彭定康,讓彭定康在訪問中談論反修例事件,藉此催谷428遊行。

之後,黎從Benedict Rogers獲得有關彭定康在訪問中意見,黎將相關內容轉發予張。張當時明白「黎先生想我盡快係《蘋果日報》網站同報紙刊登出嚟。」最終,彭定康受訪的新聞同年4月27日登上《蘋果》網上新聞,4月28日在報紙刊登。

張供稱,黎同日將彭定康回覆Benedict Rogers的信息轉發給張,彭定康在信息中表示《逃犯條例》修訂勢破壞香港的核心價值、穩定和安全,製造恐懼和不安,將政治人物置於險境,直接攻擊一國兩制和法治,信息末段有彭定康的署名。張在庭上補充,當時黎希望他在《蘋果》的網站和報章「盡快刊登」彭定康對修例的看法。

【10:45】控方又問,該文章中一段內容是「他自己是被迫壓的香港人…要抗拒香港及內地政權,就必須站出來,香港人唔好詐瞓」。張表示,他在文中引用林榮基受訪時說出「香港人唔好詐瞓」,因認為「廣東話啲引言比較傳神啲,香港人會比較有感覺。」

【10:30】張劍虹續指,當時他正在台灣公幹,故黎智英要求由他親自尋訪林榮基。其後,張將訪問林榮基的內容寫成文稿,分別傳送予其《台蘋》的同事及羅偉光(案發時《蘋果》總編緝),要求後者盡快發布至網上新聞,其時張吩咐陳沛敏(案發時《蘋果》副社長),「話俾佢(羅偉光)聽,黎生想用做頭條,去催谷嚟緊嗰個星期嘅遊行。」張補充,該遊行是指2019年4月28日的「428 反送中」遊行。

翌日,《蘋果》以題為「林榮基流亡台灣 臨別呼籲守護香港 明日上街」為頭條,文章開首提及「他(林榮基)投奔免於恐懼的自由,要永遠離開土生土長之地,他雖然難過,但痛心香港已淪陷。」張表示,該文章目的在於「按著黎生嘅指示,即係催谷多啲人上街遊街。」

【10:04】開庭。控方繼續有關黎智英向《蘋果》定下「編採指示」的議題,並讓張劍虹集中討論發生於2019年4月26日,由黎智英傳送予張的信息。張表示,黎在該信息中提及兩個人名,分別為林榮基及廖中仁。張續指,林榮基是銅鑼灣書店的店長,曾在內地被拘留一段時間,他返港就沒有再回內地,受中國政府通緝。張又稱不認識廖中仁,但從該信息中推測,廖是香港電台攝影師。

張其後回覆黎,稱「老闆,我已經請台灣同事處理」。張解釋,當時他嘗試找出林榮基在台灣的位置,嘗試聯絡對方。其後黎再指示張,「用《蘋果》頭條嚟谷28號遊行,要做頭條就一定要搵到林榮基做電話訪問」,故張回覆「台灣同事已經搵緊佢(林)行蹤。」

(張劍虹首日作供情况)

(張劍虹次日作供情况)

明報記者 譚希琳、湯璧瑜、楊志權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法庭 黎智英 港區國安法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