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港大調查稱受訪市民誤解流產成因 倡加強社區支援及教育 (14:58)

據衛生署數據,2018至2020年間每年平均約有1.5萬宗流產個案。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今日(3日)發表一項本港市民對流產或失胎認知的研究,發現不少公眾誤解流產成因,超過9成受訪者誤以為長期壓力是直接構成流產成因之一,約65%及57%人誤以為做劇烈運動或搬運沉重物件會直接導致流產。負責研究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系主任陳凱欣指,研究反映公眾對失胎認知不足,容易誤將事件歸因失胎父母,加重他們在哀傷期的心理負擔及社交困難,建議政府為失胎父母提供更多社區支援,並加強公眾對生育健康的認識。

團隊於今年5月經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913名成年人,當中約8成教育程度為學士或以上,近3成2為學生,約5成4有全職工作,約2成人稱伴侶或自己曾經歷流產。調查顯示,約6成人正確理解本港流產機率為10至20%,但僅37.6%認知流產的法定定義為懷孕24周或以後失去胎兒。調查亦問及市民對流產的態度,約3成人安慰流產親友時會說「至少你還有其他你愛的人」,2成6人會說「你還年輕,將來再有懷孕機會」,約1成2會說「也許這是最好的安排」。

陳凱欣指,不少市民受傳統觀念影響,誤信沒有通過科學考證的流產原因,令孕婦誤以為懷孕有很多忌諱,惟流產事實上大多涉及子宮或子宮頸問題、染色體異常等醫學原因,而調查中不少市民常說的安慰說話皆帶「詮釋性」,反令失胎父母難堪,或令他們不停回想懷孕期間自身行為而內疚自責,建議應以「感知性」說話安慰和鼓勵,如「哀傷是正常的」、「你的孩子知道你是愛他/她的」。

陳亦指,現時醫院內為經歷流產的父母的支援做得不錯,但出院後社區支援甚少,建議當局發展可無縫衍接支援架構,研究團隊獲馬會捐助,推行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為流產父母提供心理及社交支援,包括建立網上失胎支援平台、社區教育、專業培訓等。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香港大學 流產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