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中晚期鼻咽癌抗放射治療 港大研標靶藥提療效 (00:09)

放射治療為目前醫治鼻咽癌的首選方法,惟不少中晚期患者對放射治療產生抵抗性,療效下降致容易擴散及復發,現時中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存活率不足20%。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人體γδ-T細胞的外泌體(即細胞的外囊泡),可助殺死會抵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腫瘤幹細胞,結合放射治療同步使用可殺多1倍;與免疫細胞治療相比,外泌體療效更高,成本更低。研究團隊稱,將進行臨牀研究利用外泌體製作標靶藥物,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日後可選擇結合此藥及放射治療,以提升療效,料外泌體療法成本將較放射及免疫治療低。

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授涂文偉團隊約2年前曾發表研究,揭示γδ-T細胞外泌體可滲透EB病毒相關的腫瘤細胞將其殺死,團隊今次針對外泌體對鼻咽癌療效進行研究,結果已刊於《癌症免疫治療》。

研究團隊以小鼠測試,發現γδ-T細胞外泌體可抑制鼻咽癌腫瘤生長,患鼻咽癌小鼠使用外泌體約100日,存活率可達一半,無使用外泌體的對照組小鼠約50日後全部死亡。中晚期患者因擁有較多抵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腫瘤幹細胞,故放射治療對其效果不佳,研究發現,外泌體可殺死這些對抗放射治療的腫瘤幹細胞,如同步進行放射治療,更可有助外泌體進入癌細胞將其殺死,結果顯示,結合放射治療最終可殺多1倍癌細胞。

除放射治療,鼻咽癌亦可用免疫細胞治療,從患者身上抽取T細胞改造,恢復其殺癌功能後放回體內,但由於腫瘤周邊環境會抑制T細胞反應,故療法對血癌效果佳,但對鼻咽癌等有實質固態腫瘤的癌症療效有限。是次研究發現,只用γδ-T細胞的外泌體則可不受腫瘤影響,外泌體可繼續發揮抗腫瘤功能。涂文偉形容,如γδ-T細胞是士兵,外泌體便是坦克,防禦力更高,可穩定「攻堅」殺癌。

涂文偉指,外泌體製備及保存方法簡單,從任何健康人士身上抽400至450毫升血,便可在實驗室內分離出50毫克外泌體,製成約500劑可廣泛提供予所有鼻咽癌患者使用的標靶藥物;加上外泌體並非活細胞(living cells) ,普通家用雪櫃亦能保存,故外泌體療法成本會較放射及免疫治療低,現時最熱門的CAR-T免疫細胞治療成本高達50萬美元(即約400萬港元),涂文偉料外泌體療法僅為其十分一。

涂文偉稱,團隊正籌備臨牀研究,了解外泌體藥物與放射治療同步使用會否有副作用,料需時2至3年,如方法有效安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日後可選擇聯合兩款治療提升療效。

 

相關字詞﹕鼻咽癌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