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WWF研究:南大嶼過去10年6%沼澤被填平 (09:12)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調查發現,南大嶼由十塱至水口的沿岸地區,擁有豐富及多樣的生境,但在過去10年有6%沼澤被填平,當中以貝澳情況最嚴重,促政府檢視現行法例,並採取全面保育政策,保護南大嶼的生物多樣性。

基金會去年6月至9月進行「流域研究-保育香港南大嶼山自然財富」研究,基於政府於2017年《可持續大嶼藍圖》中「北發展、南保育」的前提下,審視南大嶼由十塱、貝澳、長沙、塘福及水口流域內的重要生境,包括區內河流、淡水沼澤及泥灘等,面積合共約2700公頃。基金會指出,南大嶼流域生境是重要野生物種的棲息地,例如有極具保育價值的盧文氏樹蛙和中國鱟。

結果發現,南大嶼部分生境未得到適當保護,當中以貝澳最嚴重,有37%未被發展的保育用途地帶,正面臨生態破壞。基金會高級政策保育主任陳頌鳴表示,整個南大嶼山海岸的淡水沼澤地和濕地,就算被劃為「海岸保護區」或「綠化地帶」,多年來仍不斷受傾倒建築廢料影響,重要生境如淡水沼澤及次生林等已被破壞,並被改變成擺放貨櫃、停車場或露營車車場等用途。

基金會指出,現時《城市規劃條例》未能規管郊野公園以外的南大嶼地區土地用途,《廢物處置條例》亦未能阻止建築廢料傾倒在生態敏感的私人土地,建議修訂相關條例,並加強執法,以保護生態敏感地點。

相關字詞﹕南大嶼 生態環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