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唐英傑案|李立峯:研究反映「光時」與港獨沒強烈關係 市民不滿7.21元朗事件多於中聯辦示威 (15:01)

《港區國安法》首案唐英傑案審訊今(15日)踏入第14天。辯方專家、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長李立峯第三天作供,表示研究發現「光時」和港獨字眼在帖文同時出現的次數不多,反映兩者沒有強烈關係,又稱比起前年7.21的中聯辦示威,市民對同日發生的元朗白衣人事件有更大不滿。

本案發生於2020年7月1日,法官陳嘉信關注李立峯進行的口號研究,只是在同年1月1日或較早時段做實地考察。李立峯回應稱,反修例運動於2019年爆發,後來因新冠肺炎進入「解除動員」(demobilization)階段,從連登討論區統計帖文亦有價值。對於控方專家劉智鵬認為「光時」口號,於2019年7月21日的中聯辦示威才出現,李立峯表明不同意,稱同月有「光復屯門公園」及「光復沙田」遊行,已喚起市民對光復行動的記憶。

審訊一大爭議,在於「光時」口號是否等同港獨訴求。李立峯指出,如果「光時」等同港獨,網民也許不會在帖文重複相似的字眼。法官陳嘉信提及,警方統計過「光時」口號在示威場合出現的次數,由2019年的11%上升至2020年的70%。李立峯遂稱,警方與他的統計方向不同,不可相提並論。

控方盤問時讀出網上帖文,稱有網民同時留言「光時」和「港獨是唯一出路」。李立峯表示,其研究基於2500萬則帖文,「你可以舉例,但不可以挑選最適合的例子(cherry-pick)去支持你的立場」。控方一度質疑,李立峯沒有觀看警方統計所用的逾2000條示威影片,李立峯表示觀看影片需要大量時間,故不會挑戰警方的原始數據。

李立峯作供完畢後,辯方今午將傳召多一名證人。

唐英傑案 相關報道:

茶飲店老闆稱被告曾在店內照顧示威傷者 案件押後下周二結案陳辭

李立峯反駁控方專家「光時」僅一種詮釋論 稱「革命」可代表「重要改變」

辯方專家以訪談研究「光時」意義變化 官質疑何不用是非題 李立峯:意義建構是持續過程

辯方專家曾受訪談民主派總辭 控方引用問梁天琦補選策略 專家:是審訊我嗎?

相關字詞﹕唐英傑 李立峯 港區國安法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