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新冠肺炎COVID-19百科(一):新型冠狀病毒解構 (10:35)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蔓延全球,確診病例至今超過數百萬。明報網站整合多月以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分門別類,儼如一部小百科,未來亦會持續「加料」。7月16日更新版:新冠肺炎COVID-19百科

A.新冠病毒是什麼?

2019冠狀病毒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指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調查,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2020年2月11日宣布,將此前暫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英文簡稱2019-nCov)引發的新疾病定名為「COVID-19」。CO取自Corona(冠狀)、VI取自Virus(病毒)、D則取自disease(疾病),19則代表2019年。【相關報道:疾病定名「COVID-19」】

2020年3月11日,世衛正式宣布將官方正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相關報道: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冠狀病毒解構

■外層:有一層包膜(envelope),包膜表面有3種結構蛋白: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下稱S-蛋白)、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少數冠狀病毒如HCoV-OC43及HCoV-HKU1,還含有血凝素酯酶(Hemagglutinin esterase)

■內層:含有RNA及核衣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冠狀病毒屬於正向單鏈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比起DNA病毒更容易變異。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B.傳播途徑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外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C.潛伏期

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現時普遍估計是1到14日,最常見的是5日左右。美國一項被稱為至今同類最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析發現,患者潛伏期中位數超過5天,較一般流感和傷風長,亦極易傳播。【相關報道】

各地亦出現例外個案,本港有完成14天檢疫後回到社區才確診的超長潛伏期個案。該患者在完成14日檢疫後一周才出現病徵,即潛伏期長達21日【相關報道】;湖北則有患者的潛伏期長達27天。【相關報道】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D.感染徵狀

2月28日,世衛發表《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整合出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徵狀,患者一般在感染後5至6天出現輕度呼吸道徵狀和發燒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4徵狀]。英、美、韓、意等國的醫生亦發現,新冠病毒肺炎「隱形患者」之中有相當比例人士存在辨不清氣味、嘗不出味道的特點。【報告指患者頓失嗅覺味覺】

4月底,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把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病徵由3個增至9個,除了發燒、咳嗽和氣促,醫生在診斷數以千計病人後,還增加了6個可能病徵,包括發冷、持續發冷顫抖、肌肉痛、頭痛、喉嚨痛和突然失去嗅覺味覺。【美國疾控中心增6病徵 包括發冷失嗅覺味覺】

另外,本港亦出現沒有病徵的「隱形病人」,截至4月29日,本港有1038宗疑似及確診個案,當中18.7%沒病徵(見下表)。港大微生物學系早前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猶如「忍者」般會避開免疫系統,令身體未能產生足夠干擾素攻擊病毒,因此發燒、咳嗽等炎症反應較少。【兩成患者無病徵 10歲以下四成隱形】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E.存活時間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於塑膠和不鏽鋼表面,分別存活長達72小時和48小時,在「氣霧」(Aerosol,又稱氣溶膠)程序下可存活3小時。【相關報道】另外,港大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環境中可長時間存活,在外科口罩外層可存活7日,在鈔票及衣服表面則可存活2日。【相關報道】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F.檢測方法

現時新冠病毒測試,大致可歸納為檢測病毒核糖核酸(RNA)、抗原和抗體。

病毒核糖核酸透過採集深喉唾液、鼻咽及咽喉拭子、糞便等樣本,利用PCR技術檢測;其測試敏感度高,只要有小量病毒基因片段亦能量度出來。

抗體測試又稱血清測試,透過血液樣本檢測體內有無抵抗病毒的抗體。惟世衛組織警告,目前無證據表明,使用抗體檢測可以證明一個人具有免疫力,或免於再受感染。

抗原測試是病理化驗檢查之一,可利用鼻咽拭子、痰液,將樣本轉移至試劑。測試劑含有相應抗體,識別病毒抗原。韓國以此作為社區篩查。有醫生指出,抗原和抗體測試都只可用作篩查,不能單靠它們診斷。【詳細報道:驗抗體抗原僅適合篩查 新冠檢測 醫院PCR最準】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G.治療方法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新型冠狀病毒病沒有預防疫苗,治療主要為支援性治療。目前沒有特定治療方法,因此需根據患者臨牀情況進行治療。

前線醫生表示,現時本港用於治療新冠的主要藥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劑(lopinavir/ritonavir)、利巴韋林及干擾素【相關報道】。本港也有加入美國藥廠所研發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牀測試,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於4月11日在記者會上稱,本港至今約30名患者曾使用瑞德西韋,當中有「個位數」病人已出院,暫未見嚴重副作用。她說本港的數據只佔瑞德西韋臨牀測試的一部分,應看全世界的數據才可確定此藥物是否有明顯優勢。【相關報道】

延伸閱讀:

世衛報告草稿流出:瑞德西韋未見改善臨牀症狀(2020.04.25)

美研究:用瑞德西韋康復快三成 許樹昌:初步顯示療效明顯(2020.05.01)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H.傳播率、死亡率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破千宗,當中4人離世,死亡率暫時約為0.4%,重症和死亡率均較國外低。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本港早用呼吸機支援重症者有助增加生存機會。此外,戴口罩能減少身體吸入的病毒量,「病起上嚟都冇咁重」。【相關報道:港重症及死亡率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4月受訪時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率約為3至3.5,即一人可以傳染給3人,比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和流感的傳播率高很多,死亡率較流感高出10至20倍。【相關報道:每名新冠病毒確診者可傳3人】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I.即時繁殖率

即時繁殖率代表一名感染者可傳給多少人,若即時繁殖率高過1,代表疫情會擴大;若低過1,代表疫情會逐漸減退。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醫學講座教授梁卓偉解釋,據武漢爆發疫症初期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基本繁殖率」約為2,即未有採取任何措施時,1人染病可傳染給2人;而計及防疫措施等因素後,病毒的「即時繁殖率」會減低。【相關報道】

據4月23日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的數據,本港新冠病毒「平均即時有效繁殖率(Rt)」自2月14日回落至低於1的水平,即平均每名患者可傳染少於1人;至外地港人湧回避疫後,數字於3月21日再次突破1,持續至3月31日,之後連續20日保持低於1的水平。【相關報道】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J.冠狀病毒比較:COVID-19、SARS、MERS

SARS、MERS、COVID-19原為動物冠狀病毒,累積基因突變後入侵人體引致嚴重感染,並可「人傳人」。SARS的宿主為果子貍,MERS的宿主為駱駝,COVID-19的宿主暫時未知。【相關報道:冠狀病毒大解構 黐宿主受體入侵】

回到頁頂(iPhone App不適用)

新冠肺炎 相關連結:

新冠肺炎百科(二)Q&A

疫戰100天 世界變了樣

新冠肺炎爆疫百日記【圖輯.短片】

相關字詞﹕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抗疫新階段 百科 2019冠狀病毒病 新型冠狀病毒香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