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從荷里活廣場事件看媒體、專家與政策的關係(文:林緻茵) (09:00)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謀殺案,令社會再度關注精神健康支援問題。每當一些嚴重的意外發生後,事件背後潛藏的問題總有一段時間會得到關注。例如幾個月前,炮台山一輛的士落斜時懷疑失控直撞途人的意外發生後,社會突然關注「的士司機老齡化」這個業界已面對多年的問題。「事件」的確是讓政府以至全社會意識到潛在問題的契機;但事件在媒體中冷卻後,問題會否因此被遺忘,最終又會否導致下一次「事件」的發生?政府如何能準確判斷社會需要,對症下藥?

政策的形成,一般都會經歷輸入(input)、過程(process)及輸出(output)3個步驟。「輸入」一端包括媒體、壓力團體、民意等;「輸出」是指政策措施或回應。荷里活廣場事件中,媒體與專家(例如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在帶動相關討論上的角色,特別值得深入分析。本屆政府相當重視公關和宣傳,要「說好政策故事」,可見政府視回應媒體為施政的重要一環。然而,回應媒體又是否等同回應了社會需要?至於專家意見,又如何在系統中被吸納、付諸實施?

荷里活廣場事件  有哪些讓媒體聚焦的特性

圍繞荷里活廣場事件的社會輿論持續了一周,事件所具有的特性,吸引了媒體和公眾持續關注:整個行兇過程有完整的閉路電視片段,片段極度血腥;事件屬隨機性,亦毫無先兆,疑兇與死者不認識,令市民擔心自身安危;疑兇有精神病紀錄,令人關注精神病患者的跟進工作;兩名死者為年輕女子,沒料會遭橫禍。就連在場人士應否救人等,也引起連番討論。

自事件後,媒體上連日多了與「持械」有關的報道,例如菜檔女職員在彩虹站出口被斬、一名中三男生與一名中年男子起爭執繼而被人用餐叉指嚇等;有媒體甚至把幾件事放在同一版面報道。這類型的街頭施襲事件,過去未必會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突發消息」或登上頭版;惟在荷里活廣場事件的脈絡和社會情緒下,「持械」特別容易吸引眼球。這些事件串連起來,很容易令人覺得香港社會的精神壓力實在過大,必須嚴肅跟進。

除了「持械」事件突然受關注外,媒體資料有誤的情况,在短短一周內也出現了不下兩次:荷里活廣場事件最初被描述為情殺;深水埗倫常命案的較早消息指,3名女兒是由父親刺死,後來又更正指疑兇是母親。

在講求速度和「注意力」(attention)的今天,這些現象看起來不足為奇。必須一提的是,與「持械」有關的報道外,連日來媒體也同時展開一連串有關精神健康的討論:慘劇是否因為跟進不足所致、香港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及支援是否要加強等。就此,公眾必會產生一個疑問:荷里活事件是否因為系統性的原因所致?

屬個別事件抑或系統性的問題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上周五召開特別會議後,署理醫衛局長李夏茵交代了政府對荷里活廣場事件的立場:事件屬「毫無先兆的偶發事件」,不牽涉資源或人手問題而導致跟進不足及忽略徵兆。

不過與此同時,政府在會後又推出「10項加強措施」,包括改善個案經理與嚴重病患者比例、就公院專科門診的緊急及非緊急新症輪候時間設更高目標等。

假如荷里活廣場事件本身不是由系統性的原因引起,只屬個別事件,那麼事件後「10項加強措施」的推出,是否又反映了系統裏有問題需解決?近日不少專家和委員已指出,精神病治療、支援和預防的資源及人手不足等狀况早已存在。政府於6年前已發表《精神健康檢討報告》,而本次推出的10項措施,其實有些在6年前已提過,部分已達標,部分則遲遲未落實。

這就帶出另一個層次的問題:如非因為荷里活廣場事件,某些潛在的系統問題,是否就不會得到持續關注?

專家意見理應是反映社會需要的渠道;諮詢委員會的設置,本身就是一個讓專家直接向政府提出意見的渠道,他們不必再透過媒體傳話。那麼在政策過程中,專家意見被如何看待?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只屬諮詢組織,它絕非危機管理小組,亦沒有執行政策的權力。專家的角色只是提出意見及觀察;如何藉此改善政策,是政府責任。當局應善用已有的渠道,及早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才能走出後知後覺、亡羊補牢的困局。

事件發生後,筆者感受最深的是某位專家帶出的一個信息:不要因為荷里活廣場事件被廣泛報道,我們就自亂陣腳,否定過去各方在改善香港精神健康上的努力。

政策不是公關  好政策不一定會得到掌聲

就精神健康問題,我們雖要坦白承認不足,惟不必陷入恐慌。媒體的影響力是雙面刃,它既能讓公眾關注問題,但同時也有機會放大問題(例如公眾對事件過度憂慮,可能會令精神病康復者更難融入社會,或令他們更難找到自力更生的機會)。公眾很多時候都會被媒體充斥的符號牽引;一兩件被大肆報道的事件,亦會影響公眾對於政策需要的認知和判斷。假如政府以回應媒體作為回應社會需要的方法,恐怕我們很容易會出現政策一時過熱,一時又過冷的狀况。

此外,政策不是公關,好的政策不一定會得到掌聲。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自2020年7月起推行的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陪我講 Shall We Talk」。該計劃以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了解,鼓勵市民及早尋求協助和治療為目標。這類型計劃可能成功令一些面對情緒困擾的人及早求醫,避免問題的形成,惟比起兇殺案和意外等「慘劇」,「好事」能夠引起討論的機率總是較低。

作為管治者,總會面對吃力不討好的情况;默默做了好事,都不一定會得到社會嘉許。不過,這也是管治者必要的覺悟。倘政策做出來是為了掌聲,或是為了「餵飽」媒體(所謂「feed the monster」),施政就會逐漸脫離社會需要。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