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問題天天都多 政府的回答可以更好嗎?(文:林緻茵) (09:00)

本屆政府上場以來,官員在回應批評上特別積極迅速,避免事件在社會發酵。反應迅速當然是好事,但回應得快,是否等同問題已被解答,甚至被解決?當事件沒有再繼續被討論下去,又是否等同成功解決了一個問題?隨着新政府的蜜月期過去,市民和議會的要求都會上升,政府回應問題的策略,今後還能一直沿用下去嗎?筆者近來從4件事得出幾個觀察。

簡化問題抑或沒有問題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棄置新冠快測盒對堆填區的影響,局方估計香港每天平均消耗150萬個快測包,棄置量約60公噸,相對平均每日10,809 公噸的都巿固體廢物,快測包的棄置量對堆填區和環境不會帶來額外壓力;快測只是「過渡性質」,問題會隨疫情減退。

翻查環保署近幾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7年的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平均每日10,733公噸;2018年上升至11,428公噸,報告解釋增長部分歸因於颱風「山竹」的破壞;2019年,數字減少至11,057公噸,報告指反修例風波令香港經濟活動收縮,廢物減少;2020年棄置量再下降至每日10,809公噸,部分源於新冠病毒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2020年後,已沒有相關報告。局方用的「每日10,809公噸」統計數字,其實是2020年的數據。以2020年數字對比今天每日的快測包棄置量,本已不太準確;香港三大都市固體廢物的來源為廚餘、廢紙和廢塑膠,當中廚餘已佔了三成,以每日香港固體廢物總量與快測包製造的廢塑料作對比,會否令我們低估問題的嚴重性?

近日社交距離措施暫停放寬,新增確診數字上升。疫情究竟何時才會過去?目前我們仍然需靠快測等方法,才能讓社會維持正常運作。如果根據當局在2020年的解釋,經濟活動會影響廢物棄置量,香港同時兼顧抗疫和經濟復常,很大機會令整體棄置量再次增加。那麼環保署如何減低抗疫所產生的廢物的影響?

不正視成因  如何解決問題

官僚系統簡化問題的作風,可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本屆政府上場後,對於一些公眾熱議、涉及政治問題的回應,又有表現出一種正視問題的態度嗎?

社會近來最常提出的問題,是香港「人口流失」有多嚴重。就此,政府沒有否定問題存在:從施政報告所載的人口流出數字,以及各局的回應,當局並不否認有人口移出,且移出的數字不小。但在解釋問題的成因上,官員傾向以「難以簡單歸一,屬於個人選擇」作結。

一個社會問題的出現,當然不會只有單一原因,惟社會大眾一直叩問的,是問題的主因、有何方法解決。尤其這種需要業界以至全社會共同解決的大難題,愈遲正視問題,能夠對症下藥、「軟着陸」的機會就愈低。

認清問題的下一步,就是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近期出現的一種現象,是官員不再糾纏於「概念」。整個社會曾就復常展開熱烈討論,都是圍繞「幾+幾」(隔離檢疫及醫學監測日數),因為「幾+幾」是一個最容易讓人掌握具體開放程度的指標。上兩星期,當局指社會對「0+0」的理解各異,不會再討論「0+幾多」。

不再糾纏「概念」  但如何討論下去

社會對「0+0」的理解是否真的各異,「0+0」是否純屬討論、在宣傳上是否不具實際意義,已有議員和專家解答了,此處不贅。換另一個角度看,如不以「0+幾多」為討論基礎,社會應該如何延續防疫政策的討論?有官場中人呼籲大家面對現實,不如思考目前政策如何盡量放寬。但如果我們不確定「0+0」是否目標,又怎樣討論防疫政策的下一步?

與此同時,政府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亦非常積極對抗「壞語言」,讓這些「壞語言」不能被廣泛傳播,形成問題。

猶記得行政長官在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答問會上,對於有議員提起「官商勾結」一語,反應甚大。雖然當時議員並非指香港有「官商勾結」,但行政長官認為這類論述具「破壞性」,必須反擊。各局長對於相關的用字也非常敏感,指公私營合作不是利益輸送。這種敏感的程度,相信與政府在修例風波的經驗有關——倘若任由社會討論甚至是定性問題,既有的印象將難以被逆轉。

所謂的「論述」,當然不會包括事實的全部;但正因為「論述」有概括的作用,我們不必花幾十句說話,就能快速掌握對方的意思。「勾結」有負面含義,因此被視為不合時宜;惟公眾真正關注的問題,是隨着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轉型,包括公私營協作及政府投資增加,政府如何在行事上保持公平公正。我們的確可以避開「壞語言」,但不能避開背後的問題。行政長官想必也同意要公平公正,否則就不會對「勾結」有這麼大反應。既然這些用字是對政府行事的警惕,官員不必過於忌諱。

消弭問題的社會代價

中共二十大報告的「六個堅持」中,第四個為「堅持問題導向」,對於問題意識的強化及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尤其重視。香港的問題當然不止一年365個,但要解決問題,就要優先解決核心問題。核心問題的釐清、解決,難以由政府一手包辦。

站在公共討論的角度,當語言有太多禁忌,討論會受窒礙。有心解決問題的人,不肯定政府是否已經意識到問題、是否已經在解決問題,再提建議、再深入研究又會否被拒之門外。站在「穩定」政治環境的角度,政府的做法可能有其好處;惟「終止討論」不等於「解決問題」。當社會因各種限制而放棄討論,政府將更難察覺民意背後的信號,問題亦可能因此被低估、被延後,對於長遠推動良政善治,並無裨益。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