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疫苗通行證」有助復常 仍屬必要(文:陳肇始) (09:00)

香港大學醫學院高本恩教授及陳德光教授早前在《明報》發表評論文章(編者按:〈評新冠病毒疫苗通行證政策〉,2022年5月16日),認為「疫苗通行證」已無必要對年輕成年人實施,我希望作出以下幾點回應,說明在本港以「動態清零」為目標的前提下,「疫苗通行證」仍屬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並且有助市民大眾和社會各界的社交經濟活動復常,同時制訂公共衛生政策亦必須顧及公眾利益及政策效果。

建防疫屏障  疫苗絕對是關鍵

在香港社會各界同心協力下,第五波疫情已明顯受到遏制,每天呈報個案從今年3月初高峰時的每天數以萬計,大幅下降至過去一星期每天平均少於300宗,令社會可以有序安全地回復正常活動,重拾經濟動力。政府已於4月中恢復學校面授課堂及開始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而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亦在昨天(5月19日)如期落實。

疫情形勢能夠轉趨穩定,全賴社會齊心建立防疫屏障。除了切合疫情發展的社交距離措施和市民因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外,盡早接種疫苗絕對是當中的關鍵。接種疫苗的效益,值得重複一提:

(1)接種疫苗是安全有效的2019冠狀病毒病防禦方法。現時兩款獲認可在香港使用的新冠疫苗(即克爾來福和復必泰疫苗)經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進行了嚴格的評估,認為是安全、有效和具質素。全球以至本港廣泛接種疫苗的經驗都顯示疫苗效益遠大於風險(包括副作用),本港亦採購了足夠劑量供所有市民按意願選擇接種其中一款疫苗或混合接種。

(2)接種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科學證據顯示,疫苗對防止包括Omicron等變異病毒株感染的保護雖然有所下降,但接種3劑或以上後仍有一定效用,而更重要的是疫苗能大幅降低接種者不幸感染後病情的嚴重性。第五波呈報個案中,不論年齡(即無論是長者、成年人或青少年),已接種3劑疫苗的感染人士出現危殆/嚴重及死亡個案的比率極低。即使只接種首劑疫苗,死亡風險也會顯著減少。根據香港大學早前的研究數據,接種3劑克爾來福或復必泰疫苗對於預防死亡和重症均高度有效,保護力高達九成八,而即使是對於預防輕微及中度症狀仍然有五至七成效用。

(3)接種疫苗有助應對不同的新冠變異病毒株。香港大學醫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發表的聯合研究顯示,相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士,已接種疫苗人士在感染Omicron後能對不同的新冠變異病毒株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同一研究亦指出,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在自然感染Omicron病毒株後,所引起的抗體反應較弱,而且對其他新冠變異病毒株沒有廣泛的保護作用。研究團隊因此強烈建議未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在完全康復後接種疫苗。

(4)接種疫苗除了護己也能護人。正因接種疫苗對防止感染仍有一定效用,而接種疫苗的康復人士亦有較強免疫力,這有助減低病毒傳播速度(即時繁殖率)。在確診宗數萬一不幸掉頭上升時,仍能一定程度換取時間空間,讓各個重點場所及重點機構例如醫院和安老院等採取措施保護重點人群,包括兒童及長者。而由於接種疫苗可降低感染後病情嚴重性,即使疫情反彈仍能減低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確保有需要的確診人士(尤其是長者)能獲得適切照顧。

(5)接種疫苗加強劑可以提升可能隨時間減少的保護效能。研究數據顯示,在接種疫苗或感染病毒後的一段時間,人體內的抗體水平會有所下跌。因此,已接種3劑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應適時接種第四劑疫苗;尚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立即行動;已接種疫苗的市民則應按時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疫苗。家長應及早為子女安排接種疫苗,讓他們得到有效保護,更全面和安心地投入校園生活。重點場所及重點機構的員工(例如照顧安老院長者的護理員)更應積極接種疫苗。

防疫措施不能只着眼個人益處風險

政府在制訂防疫措施時,不能只着眼對個人益處及風險的平衡,更要考慮為整體社會構建強而有力的防疫屏障,以保護較高風險的人群,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防止公共醫療系統因疫情反彈出現大量重症而不勝負荷,以及爭取空間讓市民大眾及社會各界的社交及經濟活動可以復常。要推動新冠疫苗接種和提升整體接種率,相關醫學界專家解說疫苗效益及鼓勵市民接種,固然不可或缺。根據專家意見推行疫苗接種計劃,亦是政府責任。而「疫苗通行證」作為一項配合措施增加接種誘因,在合理情况下要求進入個別處所的市民接種疫苗,讓社會能繼續安全地正常運行,實屬必要一環。

從公共衛生政策角度考慮,每一位接種疫苗包括第三劑疫苗的市民,都同時獲得對個人自身的保護,以及為整體社會防疫作出貢獻。個別人士可能認為接種疫苗效益較低,令他們接種疫苗的誘因不大,這是典型個人考慮與公眾利益的矛盾。因此,在個人接種疫苗效益大於風險的前提下,政府以提高防疫屏障為目標是合理做法。現時12至59歲成年人的兩劑接種率達到95%水平,正正是由於已達到第二階段的「疫苗通行證」措施發揮效用。

假如政府從一開始便按文章中的觀點,純粹以不同群組效益考慮實施「疫苗通行證」,不難想像個別人士會繼續持觀望態度,希望先由其他人接種去提升整體接種率,結果是接種率很大機會仍舊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因健康原因而不適合接種人士若持有醫生簽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他們進入相關處所時可獲豁免於「疫苗通行證」的安排。此外,接受診治和指明檢測,以及必要的政府服務等情况也獲豁免。「疫苗通行證」安排亦不影響中小學校學生上課。高等法院在3月30日拒絕一項司法覆核申請時,已明確指出「疫苗通行證」取得合理平衡。

豁免個別群組  對已打針市民不公

現時,12歲以上第三劑疫苗接種率仍然只有約50%。在疫情稍為緩和之際,我們絕不能鬆懈,必須與時間競賽,攜手鞏固防疫屏障,以防疫情反彈。現階段將個別疫苗效益並非最高的群組豁免於「疫苗通行證」之外,有違「疫苗通行證」的原意,亦對已經接種疫苗的市民不公。有醫學界人士此時倡議個別年齡群組可自由選擇接種第三劑疫苗,或標籤「疫苗通行證」為脅迫性政策,我恐怕只會減低接種意欲,重新引起市民的疫苗猶豫,實非合適。

政府再次呼籲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市民盡早接種,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亦會如期在5月31日起實施,務求進一步鞏固防疫屏障。

(編者按:文內小題為編輯所加)

作者是食物及衛生局長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