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網絡環境是否令人難以包容異見?(文:鄧鍵一) (09:00)

近10年來,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互聯網作為讓人容易選擇內容的環境(high-choice environment),及社交媒介的設定,會不會造成「迴音谷效應」,令人在網絡上只會碰到跟自己意見一致的資訊。當然,這個情况不是必然的。例如,筆者數月前在文章〈在網絡上「偶遇」另類觀點〉(2021年10月28日)提到,互聯網畢竟是資訊豐富的環境,人們在社交媒介的交友圈也不是以政見為依歸,他們總有可能在網上偶然看到跟自己立場不一致的資訊。甚至乎,他們在網絡上偶然碰到的另類觀點,可以令他們脫離既有的政治立場,對個別議題有另一種看法。

圍繞「迴音谷效應」,連帶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人們接觸到不同政見的時候,是否能夠包容異議者表達己見,而多元社會正是民主制度得以有效運作的要素。就兩者的關係,邏輯上有兩個可能:人們在不同場合經常遇到不同意見,知道社會往往有多樣聲音,因此更加包容其他看法;另一個可能是,頻繁曝光的另類意見,令人們感到煩厭,因此更抗拒異議者公開發表意見。

較多在網上接觸不同觀點者 包容度較低

為了探討上述問題,筆者以去年底透過全港電話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樣本數目1066,回應率39%),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及在網上遇到其他觀點的頻率,跟他們有多包容其他政見的人公開發聲的關係。

以下主要分析問卷調查中的3條題目:(1)「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幾經常接觸到跟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2)「你在網絡上有幾經常接觸到跟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3)「跟你政見不同的人公開發表政見,你會不會覺得厭惡?」(分數愈高即愈不厭惡,也可以說是政治包容度愈高)

圖1是圖像化迴歸分析的結果(註)。結果顯示,較多在網上接觸到不同觀點的人,會比較厭惡異議者公開發表政見(圖1紅色實線),也可以說,他們對不同政見的人包容度較低。至於在日常生活接觸不同觀點的多寡,跟政治包容度則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關係(圖1灰色虛線)。這個結果背後,涉及不同環境下碰到不同政見的結果。

互聯網本身是一個「高選擇環境」,加上社交媒介演算法的影響,人們可能習慣了接觸同溫層的言論。另外,網上討論時事的禮儀和規範,有時會比線下環境寬鬆,容易出現令人覺得被冒犯的言論,影響到人們對不同政見的包容度。至於在日常生活碰到的不同政見,可能來自家人、同事、同學、朋友等等,環境比較多樣。

比較互聯網和線下日常生活,兩者其中一個分別在於,後者很多時是難以迴避的。尤其是,如果家人及緊密工作的同事跟自己持不同政見,卻喜歡高談闊論,如果要避免直接衝突,很多時候唯有接受現實,學習跟不同政見的人相處。

網上線下言論環境互相影響

換句話說,人們在網上和線下都有機會碰到不同政見的言論,而兩者可以是截然不同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這兩種言論環境會互相影響。從圖2所見,在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異議的人,當他們在網上也經常遇到異議,政治包容度會比較高(圖2綠色實線)。相反,在日常生活較少遇到異議的人,當他們經常在網上遇到異議的時候,政治包容度會較低(圖2藍色虛線)。也就是說,雖然日常生活中碰到異議的多與少本身不會影響人們的政治包容度,它卻有調節作用,可以影響到人們怎樣看待在網上公開發表跟自己立場相異意見的人。

不經意的公民教育

回到互聯網與公共討論的關係,過去多年來,很多人關心社交媒介的環境令人傾向接收來自同溫層的意見,會影響政治包容。從本文的分析結果來看,這的確是值得憂慮的。然而,我們日常生活身處的討論環境,同樣是關鍵因素。在社會氣氛對立的時候,間中有人會投訴家人、同事或其他身邊的人跟自己政見不同,十分難受。但不經意地,這成為了公民教育的部分,即使過程可能不愉快,卻足以令人切身感受到,多元社會往往有很多人政見跟自己不一樣。當他們在網上碰到異議的時候,也可以包容看待。

註:控制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出生地、接收電視新聞的時間、接收報章新聞的時間、接收網媒新聞的時間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