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疫情下反思學會學習的目標(文:劉健宇) (09:00)

第五波疫情襲港,除了掀出國泰「管理不善」及政商名流生日群組外,教育界最不希望看到的停面授課,終究發生。教育局於1月11日宣布全港小學及幼稚園必須在1月14日或之前暫停面授課堂及所有校內活動,直至學校農曆新年假期結束,慶幸的是此刻依然是小規模停面授課。然而,假如疫情最終令中小學改為網課,對學童學習將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而這亦牽涉香港教育界的深層次問題:學生是否只在面授課堂才有學習積極性?

在第五波前,教育局規定,學校只要有七成教職員及七成學生接種疫苗滿14天,便可申請全日面授;如部分級別達到七成接種率,亦可申請該級別全日面授。根據局方去年回覆查詢指,截至去年10月7日,全港共有191間中學(佔香港中學約四成)申請恢復全日面授課堂。而原本不少中學安排在今年恢復全面面授,但這些良好願望恐怕再被疫情拖累。

應盡力維持中小學最少半日面授

全日面授在疫情前再平常不過,但現在卻成了奢侈。回想兩年前疫情剛到,經過教育界與社會各界一連串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克服難關,並總結出一些教學經驗,其中對中小學最重要的是「半日面授也比全日網課學習效能好」。不少教師反映,在家學習最大問題在於種種客觀因素,導致學生一方面未能從網課中汲取知識,而教師督促學生交功課亦成為一大痛點。總括而言,假如中小學生缺乏師長監督的話,其學習勢必事倍功半。

令人感可惜的是,香港自1999至2000年進行學校課程整體檢視後,確立了「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促進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達到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目的」之目標,但疫情之前曾經炙手可熱的「翻轉教室」,已為人詬病學生在家中甚少聽從教師指示預習,遑論疫情的出現令這些政策目標不攻自破。無論如何,此刻中小學必然以師長督導為主,因此社會各界應盡最大努力,控制疫情至維持最少半日面授,減低疫情對學習效能的負面影響。

大學教育應行混合式學習

另一個有趣的教育現象是,有不少專上學生由於未能參與面授課堂,遂高呼「回水」。先不論香港公立大學的學費以公帑資助為主,學費包括行政、圖書館、互聯網資源等各式支出,談「回水」而不看財務狀况,令人無奈。專上學生相比中小學學生理應較為自律,講師所選擇的學習方法也應該較多元化——大學的常見課堂反而是以「直接教學法」佔多。

當一邊高呼「回水」的同時,一些大學生則樂於「掛機」,不少講師上課時,當進行一些網上互動,不時對着空氣問話,場面尷尬。既然大學課堂只是「講師講,學生聽」,理論上是沒有時空限制;至於師生交流,亦不見得網上會面不能取代。反而如果是希望在網課互動的話,講師應特別申明,讓同學準備參與。國際上,特別是以「學店」(教育產業)聞名的英國,各間大學爭相開辦遙距學習/網上學習的本科、研究生課程,費用亦十分相宜,當中前設便是摒棄「工廠式」的教學環境,相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

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宏願」

另一邊廂,美國史丹福大學設計學院早在2013年推出《史丹福2025宏願》(Stanford2025),將本科教育由線性改為「開放環型大學」(Open Loop University):大學將是人生任何6年時間,學生可根據生涯發展需要自行安排。

《宏願》將本科教育分為3個彈性階段,首先是6至18個月的校準期(calibration),學生可參與大量短期的專業入門課程,藉此探索個人發展方向;接着是12至24個月的提升期(elevation),學生將選擇一門專業深造,並在學校建立該領域的業界與學界人脈;最後是12至18個月的活化期(activation),學生可轉化所學於真實世界運用,包括實習、計劃合作及創業計劃等。

《宏願》認為,未來的學習並非你知道什麼,而是如何運用所學。《宏願》已推出第二階段以應對世界潮流;希望香港也能趁疫情反思不同學習階段的教育目標,培育未來需要的人才。

作者是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理事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