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追查生日宴 由林鄭開綠燈?(文:陳帆川) (09:00)

政界人物生日宴醜聞發酵多日,最受關注的不止是官員操守和對疫情影響,而是林鄭月娥在有關記者會上出人意表的態度。傳媒普遍形容林鄭表現「憤怒」,其點名直斥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的做法,也令人議論紛紛。

每逢出現這種官場上的疑似明爭暗鬥,八卦消息和解讀勢必接踵而來,令事件愈炒愈熱。林鄭一開始選擇強硬回應,不會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另外她直言要調查官員紀律,亦屬罕見。如今造成的客觀效果,是傳媒在跟進報道這場醜聞時毫不手軟。

還記得去年由《明報》揭發的「恒大飯局」嗎?事件涉及3名保安系統長官違反限聚令並接受豪華款待,同場更疑有在席者於當晚捲入企圖強姦案。但當時林鄭的回應是「被請到去又點知(豪華)呢?菜單都無得睇,你不能說『見到好似有塊鮑魚,不如企起身走啦』」,呼籲公眾「較人性化」看待該宴會,其後又將官員的過失比喻為「違例泊車、亂拋垃圾」。

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令人費解:官員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場合上違規應該及早「告一段落、到此為止」?在什麼時候卻應該一查到底呢?

本來,「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停運,香港傳媒還在「煽動仇恨」的陰影下亦步亦趨,要不是林鄭在記招即向「自己人」大興問罪之師,一眾新聞機構未必夠膽對涉及多名高官與立法會議員的醜聞基於事實地窮追猛打。所以林鄭一句「十分失望」,儼然為傳媒開綠燈。

有份出席生日宴而無掃「安心出行」的醫生朱偉星,被商台節目主持追問時,反批評聚焦生日會是「錯過重點」,更批評該台「散播仇恨」。由此可見,「煽動仇恨」已成尚方寶劍,即使理屈詞窮、窘態百出,只要拿出來揮舞一下,便有可能逢凶化吉。

不過這次生日宴醜聞,傳媒沒有這個包袱,因為如果追責是煽動,難道第一時間聲言追責的特首是煽動的始作俑者?

一篇文章,是煽動仇恨還是協助施政;一場醜聞,是大眾吹毛求疵還是官員疏忽職守,似乎很難拿揑,全看一盞綠燈了。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