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立場」和「眾新聞」停運 大家應該看什麼?(文:陳帆川) (09:00)

「立場新聞」和「眾新聞」相繼停運,很多香港人在問一個問題:以後還有什麼可以看?這個問題,在《蘋果日報》停運時也出現過,而且衝擊更大,但大家很快又適應了,因為港人的閱讀習慣沒有出現根本改變。

傳媒結業,對忠實讀者的影響最大,然而他們的人數畢竟有限,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淺層讀者,即是間中會看該媒體的新聞,也喜歡它的內容,但不會每天主動到其主頁瀏覽。普遍政治立場偏「黃」、較年輕的香港人的主要新聞渠道,相信還是社交媒體、連登討論區及即時通訊軟件。前兩者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由演算法掌控內容;三者的共通點,則是用戶不會非常在意信息來源。

因此,日前封關等假新聞才會傳得沸沸揚揚,因為大家接觸資訊時,仍然不太在意消息來源。你在WhatsApp收到封關的消息,看見文筆很專業,便立即轉發,順便跟親友討論一番,並不會第一時間核實消息。

在這種習慣底下,即使傳媒機構一間接一間倒下,香港人還是不愁沒有可讀的新聞,因為演算法和親友們永遠都會給你奉上最有趣的「新聞」。沒有《國安法》的批判分析,沒有在囚者的權益報道,還有叱咤、MIRROR、「造星」……只對政治新聞感興趣的人,則可能沉迷YouTube,聽KOL(關鍵意見領袖)的「獨家」分析。然而聽眾沒有為意的是,所謂分析,其實都是綜合傳媒報道所得來的二手資訊。當一手資訊岌岌可危,二手甚至三手評論,還有什麼價值?

「希望」取決於讀者

本周二,《明報》刊出「大搜捕一年」專題,透過每周探監的邵家臻道出在囚民主派人士的辛酸,部分細節讓人鼻酸。本報讀者可能已經看過,但更多的吵嚷着香港已沒有傳媒可信的人,卻不一定在意,因為《明報》不一定出現在他們社交平台上的news feed(動態消息),也不獲定義為「黃媒」,不是每一篇文章的角度都符合他們口味。

傳媒相繼停運,很多人寄語記者心存希望。然而希望其實不全放在記者身上,而是取決於讀者。我們消費資訊的習慣,直接左右香港還能保存什麼媒體,以及媒體的報道水平。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