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美食車——死於非命的新想像(文:陳堡明) (09:00)

2015及2016年,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研究引入美食車及推行美食車先導計劃。政策項目及範圍雖小,卻是特區政府鮮有能「突破」民間想像的項目,算是一項驚喜。6年過去,美食車有驚無喜,因為各種政策限制,使其無法因時制宜。最終,政府上星期宣布,將不再為美食車續期,令美食車「死於非命」。

觀乎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美食車先例,而香港有得天獨厚的旅客數量,以至市民日常的外出消費模式,甚或連雪糕車都能在香港續命多年,實在難以想像美食車未能發揚光大。至此,政府的確有必要反省其政策方針,避免每次領導班子換屆後,上一手留下的都突然變成爛攤子。

美食車先導計劃最為人所詬病的,必然是其場地限制。細看之下,如西九文化區、迪士尼樂園,以至尖沙嘴藝術廣場,都不乏旅客及市民常到場所;但當提到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科學園、科技大學、海洋公園、亞洲國際博覽館等等,便會產生不同疑問,例如海洋公園、科技大學內已經有大量餐廳,足球訓練中心及亞博館則人迹罕至。

場地與場地附近人流,已對美食車造成很大限制;而即使在營運場地內,美食車的選址亦被固定。香港美食車的實際操作,與其說是美食車,倒不如說是小食亭,無疑會更加準確。

然而,流動性問題、場地人流不足、未能針對目標受眾等等,都不是美食車的真正死因,因為即使是小食亭,香港不少休憩用地都能養活一個,甚至同時有數個小食亭。要說美食車的真正死因,是港府未有重視相關計劃,自曾俊華之後,政府對美食車的態度,就是讓其自然消亡。

真正死因是港府未有重視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重創香港旅遊業,根據旅發局數字,2020年訪港旅客人次僅357萬,比2019年大跌93.6%。美食車作為一個「旅遊項目」,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全球跨國旅遊業接近停滯,本地疫情則漸趨穩定,令市民被迫留港消費,直接帶旺本土經濟。剛剛過去的聖誕周末,不論西九文化區、迪士尼、尖沙嘴等旺區都人頭湧湧。事實就是,本地消費在港成為主流的時候,美食車要生存,就要從根本上改變,由「旅遊項目」轉型為單純的「本地餐飲項目」。可惜,政府沒有從這個方向思考,甚至沒有思考美食車如何生存。

為瀕死的美食車轉型,方法有一萬個,可以是彈性處理營運場地安排,因應不同情况,提供短期地方,如於書展期間額外加開會展場地,又例如於疫下開辦演唱會的紅館設營運區域等等;又可以是政府加強宣傳,如安排媒體報道或廣告,或再舉辦美食比賽等。這方面,相信剛剛花費巨款大力宣傳選舉的政府,必然有足夠的宣傳渠道及方法。

須反省換屆政策延續性

不過,上述事情無一發生,任何挽救美食車的方法甚至未聞樓梯響,政府最終只宣布,由於營運情况不理想,決定暫停計劃。如果每屆政府,因應特首及領導班子改變,而無視上屆政府的施政方針,這正好解釋香港自回歸以來,政府為什麼鮮有真正的長遠政策。

作者是民主黨經濟政策發言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