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候選人的選舉議題真的「清一色」?(文:林朝暉) (09:00)

香港回歸以來,立法會選舉的主要選舉裂隙,離不開政治相關議題。不論建制、泛民,長期依賴煽動愛國或恐共情緒就能成功動員;過去在大選區的比例代表制制度下,比併的更多不是政綱、候選人資質,更多是組織及配票能力。

毋庸置疑,選舉制度的改變會左右候選人的拉票方式,影響議題設定及政治立場定位。過去大選區下的比例代表制,催生的種種劣質的政治生態,正是「完善選舉制度」原意要去糾正的地方。

因此,本屆是新選舉制度下首屆立法會選舉。本系列上一篇文(〈這屆的立法會候選人如何?〉,12月3日)提到候選人的質素及網絡應用狀况。本文會嘗試對候選人的選舉議題設定作一些初步分析:在議題設定上是一如外界所說立場「清一色」,抑或出現明顯的質變及提升?

風水輪流轉 民生議題佔優

第一,選舉攻擊的對象及議題出現明顯改變。

過去立法會選舉中,建制與非建制候選人在選舉論壇上,有以下幾個常見狀况:(1)建制追打非建制;(2)非建制追打非建制;(3)非建制追打建制。第一種狀况普遍批評非建制派的議會文化,或針對民生及經濟議題拖後腿來批評;強調建制派的理性及務實形象。第二種狀况,一般出現在兩個民調相近的候選人中,為了獲得選舉餘票的最後一席,往往會以政治議題,尤其與中央的密切程度、監察政府的能力、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作為主要攻擊同路人的焦點。第三類則普遍以政治議題導向,非建制派批評建制派「保皇」,或違背自身的選舉承諾等等;內容中也鮮有提及經濟發展、民生等議題。

有趣的是,今年選舉中地區直選候選人35人競爭20個席位;建制與非建制候選人比例,按坊間不同標準計,約3:1或4:3皆有之。攻擊對象及議題焦點出現明顯改變:

其一,過去較少出現建制派相互攻伐;今年多場選舉辯論中皆出現。其中焦點在民生議題上,內容涵蓋過去所屬政黨投票取向、政策手段及建議,以及對一些區內民生問題的本質根源理解落差。顯然本屆選舉中,即使大多出現3爭2、4爭2的狀况,傳統建制大黨顯然相對佔優;但建制內部也浮現經濟及民生的路線之爭。

其二,風水輪流轉。過去建制派在選舉論壇中,時常會迴避政治議題,避免被非建制派緊咬不放。本屆選舉論壇中,建制派多次主動以政治議題攻擊非建制候選人,重提2019年社會事件,質疑非建制候選人的政治底線,以至批評對如何達至普選的錯誤理解。

其三,非建制派向建制派攻擊的議題焦點,民生議題成為主軸,批評建制派候選人及所屬政黨要為香港嚴重的「貧富不均」、「青年向上流動機會不足」等特區政府施政失誤,承擔共同責任。但過往時常提及的「普選」「民主」議題不再是主軸,「保皇」等說法的出現頻次也大不如前。

值得注意的是,按道理在雙議席單票制中,感觀民調中排名靠後或第三的候選人選擇攻擊的對象,理應是第二及預期得票相對接近的候選人,爭取成為次席當選。不過,本屆選舉中,非建制候選人大多選擇攻擊擁有較強穩定組織票的傳統建制候選人,相信其中重要原因是普遍非建制候選人缺乏往績及知名度。一來急於透過攻擊傳統建制,來證成自己是「非建制」選民的同路人,建立能夠與傳統建制分庭抗禮的形象;二來希望透過引起辯論爭議,誘發非建制選民對傳統建制的「厭惡感」,基於「相對良善」(lesser evil)的原因,動員選民投票。

政治仍然是兩大陣營主要分歧

第二,過去兩大陣營間,鮮有在某些議題中取得共識。一方面是選區較大,在比例代表制下候選人都會因應「樁腳」所在區域,挑起某個特定社區議題來鞏固選票;另一方面,過去全港性議題在選舉辯論中時間有限、陳義過高,往往政治議題是較容易讓選民印象深刻的議題。

相反,在今年,選區由5個(選出35席)增至10個(選出20席),選區增加,議席減少,讓實際當選門檻相對較高。候選人都有往中間靠攏傾向。一些較少爭議的政策立場、一些較「易入口」及獲得普遍認同的政策領域,成為不同陣營候選人之間的政策主打。經濟發展中對於房屋、稅制等內容都反覆被提及;民生議題中,長者安老、醫療等都是集中的政策倡議,內容大同小異。政治議題方面,仍然是建制與非建制陣營之間主要分歧所在,其中包括《國安法》本地立法、特赦社會事件中人士等議題。

有趣的是,礙於本屆選舉的政治氣候關係,政治議題的辯論也難有交鋒。非建制派為了躲避被建制派候選人狂追猛打,也有傾向借用網絡上的政治熱話,在論壇以外地方製造明確分票及政見對立,希望坐實非建制派候選人形象及票源。其中早前發生的野豬傷人事件,應當如何處理的手法,成為了一個即食議題。不同陣營之間,對上述議題中政府的處理手法,反應顯然是壁壘分明。相信往後日子,當特區政府在非建制選民中仍然有相對較低的信任度,此類借用民生議題來作為選舉即食裂隙,取代直接的政治議題的做法,只會有增無減。

選委會議席分佈初探

第三,本屆選舉中有不少傳媒朋友表示,對於應當如何報道選委會界別議席的選舉方式,其中含意及競逐焦點,都讓人摸不着頭腦。有前輩老師認為選委會界別以「全票制」式選舉(由現時1400多名選委會成員在51名候選人中選出40名),相信會雷同內地政協產生方式,按工商學領域、民族、軍政系統等,按某個比例分配。筆者無法知曉其中玄機,但從首屆「新選委會界別」的選舉辯論表現,有以下幾點觀察:

首先,話雖本屆不少行業內德高望重的前輩級人馬參選,但整體而言,相對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的選舉辯論的表現,都較為參差。首次參選者眾,辯才整體較差;現任及前任政界人士,顯然演說能力高出一斑。其次,礙於選舉論壇的流程設定,隨機抽出政策議題讓4名候選人辯論,但候選人之間顯然專業所長不一,政策專攻也不一致;選舉論壇中難有相互間交鋒辯論,純屬各自表述。其三,本屆選舉中有部分候選人以特殊出身背景作為賣點,並不見政綱焦點及演說內容,與其獨特賣點有相關聯繫,對選委而言,這是否有吸票作用,值得留意。其四,候選人整體上都以較多時間闡釋自己的過往功績、行業經驗;至於管治洞見、政策剖析及論政能力,有待時日深入了解。若按發言的議題內容、宣傳品的內容比例而言,統計見表3。

因此,筆者大膽建議,下屆選舉中不妨在提名階段協商,按政策領域、行業背景或年齡設定一定的比例。既讓議會中「五光十色」,也更好讓候選人在選舉論壇中「大放異彩」,做到政策領域各有不同、術業有專攻,方能不負選委會界別的設立原意,並且發揮未來在行政立法關係中的政治作用(參見〈香港需要怎樣的行政立法關係?〉,12月10日)。

把握手中一票 改變下一代的未來

過去幾周,筆者也撰文說明了本屆選舉對未來行政立法關係、「一國兩制」發展,以至中央與特區關係,都有重要的影響。不論投票予建制或非建制候選人也好,市民應用好手上一票,以民意授權,傳遞清晰的政治信號。

與過去不一樣的是,配票/策略性投票已經不再是選項。投票予真誠屬意的人選並助其當選固然高興,但把握手上一票,予屬意的陣營及主張,讓其不至於低票退場,也是對來屆更好的參選人的一種鼓勵、一種信號、一種盼望。

延伸閱讀:蔡子強、馬嶽、陳雋文(2021),《特區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作者按:本文執筆之際,正值兩位選舉研究前輩馬嶽及蔡子強老師的新書發布之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藉此機會,衷心感謝兩位老師的教導與啟蒙。師恩浩瀚,山高水長)

(前瞻與探討香港選舉系列.二)

作者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