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中美元首視頻會晤 探尋大國「共處」之道(文:孫興杰) (09:00)

日前,中美元首舉行首次視頻會晤,就雙邊關係中的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首腦外交是最高級別的外交,中美元首在虛擬空間的「會面」為中美關係互動把舵領航,為雙邊關係止跌回升注入動力,拓展了迴旋和想像空間。此番中美元首會晤是歷史上首次元首「雲會晤」,也是兩年多來中美元首的再次會面,釋放出雙邊關係築底的信號,重建了屢屢波折的中美外交關係。經歷了特朗普政府時期,尤其是2020年以來雙邊關係自由落體式下滑之後,中美元首視頻會晤尋求中美兩個世界大國「共處之道」,這或許是當下中美關係最大的現實與共識所在。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近年來,中美關係處於歷史性轉折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變化,不復從前,前路何在?套用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的說法,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着「迷霧」,如何穿越迷霧、開創新局,是中美元首會晤的重大議題。在兩國元首9月份通話中,習近平提出,搞好中美關係是一道必答題,而非選擇題,釋放了善意和誠意。中美關係觸底,雙方高級別外交官在蘇黎世和羅馬會談,為兩國元首視頻會晤營造氣氛。從元首外交的角度而言,雙方為視頻會晤都做出了比較大的努力,確保中美關係穩定向前,達到了預期目標。

緩和了緊張甚至對抗的情緒

首先,兩國元首會晤的氣氛是良好的,緩和了一度緊張甚至對抗的情緒。

從雙方高級別外交會晤後,確定首腦將在年底之前會晤,到視頻會晤的舉行,只用了一個月時間,至少說明雙方對於元首會晤是抱有期待的。相比外界期待的日期,兩國元首視頻會晤不僅「如期」,而且是「提前」舉行了。

在媒體可以報道的開場白部分,元首會晤的場面是融洽的,製造了「老友重逢」的場面,扭轉了自安克雷奇會晤火藥味十足的場面。兩國元首在開場白的表述雖然強調了各自立場,卻充分肯定了中美關係對本國以及世界的意義,也闡述了作為世界大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在自媒體時代,外交已經「現場直播」了,外交活動必須充分考慮到「劇場效應」。就外交儀式而言,中美元首視頻會晤的效果達到且超過了預期。

彌合對中美關係性質認知的差距

其次,元首會晤為中美關係「定調」,彌合雙方對於中美關係性質認知的差距。

元首外交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為雙邊關係定基調,也就是探討雙邊關係的複雜性質。雖然雙方在會後沒有發表聯合聲明,但從會後各自發表的新聞報道和會議紀要能夠看到,兩國對於雙邊關係性質的認知是趨同而非反向。近10年來,中國努力推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就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而美國對中美關係的認知則是戰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拜登上台之後提出了競爭、對抗、合作的「三位一體」,將中國視為一個全方位的戰略競爭者。蘇黎世會晤之後,中方反對以「競爭」來界定中美關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利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與中國「共存」,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此次元首會晤,習近平主席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點原則,尤其強調,美方提出中美可「共存」,還可加上兩個字,即和平共處。

從中美關係的長時段來看,中美在上世紀70年代的和解建立在一個重大共識基礎之上:美國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中國不反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以及世界的領導地位。這一協議或者共識是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一旦出現動搖便會引發結構性裂變。去年,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實質是挑戰了這一戰略基礎,而蘇利文表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也就是回到中美在1970年代達成的戰略共識。拜登總統提出要防止中美競爭轉向衝突,無論有意還是無意的,同時要構築「常識的防護欄」。可以看到,中美元首會晤聚焦於中美關係的性質,尋求最大公約數,在「共存(處)」的基礎上,尋求非對抗的共存之道(美方的目標)或者和平共處(中方的表述)。進而言之,中美元首達成的最大的共識就是:不衝突、不對抗框架之下的「共處」。

「重啟」各層級外交溝通與磋商

最後,兩國元首會晤「重啟」中美各層級的外交溝通與磋商,既包括管控分歧,也包括開闢新的合作議題。

特朗普上台之後,中美之間在過去30多年來形成的複雜多樣的溝通渠道逐漸被凍結,尤其是在2020年,疊加新冠疫情的衝擊,中美外交體系大大「緊縮」。40年來,中美兩國已經是深度「嵌套」的關係,美國的「接觸」政策和中國的對外開放,共同塑造了中美關係以及世界經濟體系,脫鈎或者遏制必然會帶來體系性的撕裂和震盪。重啟中美多層次溝通與磋商,以互動增進了解,尋求合作,管控分歧,才是中美共處之道。大國的合作未必建立在互信之上,但是合作卻可以增進了解與信任,中美元首外交已然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第一動力」。相信在元首會晤之後,經濟、能源、執法、兩軍、科技、地方等各個部門工作層的接觸和交流會逐步恢復,中美關係有望走出「冰冷」狀態。

做大合作 管控或減少競爭與對抗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關係止跌回升需要時間,僅靠一次視頻會晤就實現全面回暖,也不太現實。但兩國元首會晤的氣氛、基調無疑是「冬日暖陽」,即使不能融冰,亦為中美重啟外交互動創造了機會。兩國元首在一系列問題上各自表達了看法與立場,未必會形成共識,卻能夠彼此了解對方的利益與訴求。所謂底線,是雙方在不斷互動、競爭、博弈中逐漸形成的,大國和平共處的最低要求就在於彼此知曉並尊重對方的底線。在台海問題上,雙方表述不同,但都願意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局面,防止台海兩岸生變而引起太平洋兩岸的衝突。未來中美關係的方向在於,拉近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與美方的「非衝突的競爭性共存」,在共處的框架之下,做大合作的增量,管控或減少競爭與對抗的存量,趟出一條中美大國共處的新路。

作者是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