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剖析新立法會參選陣容(文:陳志豪) (09:00)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在國家進入新時代、香港革新舊選制的大背景下,這次選舉的參選人陣營亦有了出人意表的新景象。由於新選制下,所有參選人均需取得「第五界別」,即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或其他全國性組織的選委會委員提名,故參選人的陣容亦多多少少反映了一定的「國家意志」,反映了「國家意志」期望香港未來有怎樣的議會人才,對預判未來的社會政治形勢,以及預判政治人才「上流」的路徑,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筆者認為,今屆立法會的參選陣容有以下幾大特點:

(1)從事政務工作或傳統政黨背景者大減

完善選舉制度後,地區直選議席大幅下降,社會氛圍將逐漸去政治化,傳統的選舉機器作用減弱,除了地區直選的參選人仍然由傳統政黨人士佔大多數外,參選功能界別的政黨人士已不足半數,參選選舉委員會立法會議席的政黨人士所佔的比例也較小,「政治經驗」再非參選人的必備條件。

(2)學術及研究人才大幅增加

除了劉智鵬教授及吳宏偉副校長等高等教育院校教授參選外,更有多名全國港澳研究會的成員參選,包括屠海鳴、鄧飛、周文港、李浩然、黃梓謙、黃元山、陳曉鋒、洪雯、謝曉虹、梁熙等,均有全國港澳研究會的理事或成員背景,反映議會內的社會研究力量進一步增強。

(3)傳統社會精英積極參政

香港始終是個重商社會,一般認為成功企業家、高層管理人員、資深專業人員等高收入人士才算是社會精英。但由於這些企業家型、管理型及專業型精英的本職工作繁重,又不善於面對公眾,故過去較少選擇參政。在新選制下,由於遊戲規則改變,立法會議員所需要的選舉技能亦有所改變,今屆有多位事業成功、在所屬商業界別有代表性的人士參選立法會的選舉委員會界別,成為今屆選舉的一大亮點。

(4)國際輿論人才受到重用

立法會議員是香港憲制機關的主要成員,受到本地媒體,以至國際媒體的一定關注。新一屆立法會參選人中,黃梓謙、林琳、李梓敬、陳家珮、陳穎欣等人,近年曾先後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就香港的人權及社會秩序議題發言。葉劉淑儀、容海恩、周浩鼎等應屆議員過往亦不時接受外媒訪問,或主持英語時政節目。隨着更多英語流利、熟悉西方文化的人才進入議會,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立法會議員助力國際外宣工作,以英語說好中國故事及「一國兩制」的故事。

(5)參選人更加多元

香港人口中,以廣東人為主,多數人亦以廣東話為母語,為爭取最多數的選民支持,嫻熟的廣東話也是香港從政者過去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今屆我們看到了盛智文、盧維思、屠海鳴、譚岳衡、孫東等多個非以廣東話為主要溝通語言的人參選,反映立法會的多元性更加提高。

有怎樣的制度,便有怎樣的參政者。隨着選舉模式的變化,在新選制下,參政者毋須再視「取悅」大多數人為主要工作,參選人的組成能夠更加多元和精英化,提升立法會的廣泛代表性及社會形象。而研究人才積極參選,亦反映「國家意志」期望立法會更充分發揮智囊的作用,提升議會的建言獻策水平,讓議會成為推動香港發展的真正建設力量。

不過,針無兩頭利,人無完人,現時的參選陣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筆者過往也不時接觸商界背景、專業界別的領袖,他們對所屬行業或專業固然非常熟悉,對社會時政亦會有一些個人看法,但終究缺乏政治理論根柢,也缺乏論政訓練,故分析問題始終較為片面和流於常識;多名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身兼繁重的企業管理工作,能否兼顧好議會事務,也是問號。此外,一些學術型、專業型、企業型的人才,欠缺群眾工作的經驗,對社會基層不夠認識,未必懂得回應傳媒和溝通公眾,對網絡文化亦相當陌生。

為修補短板,筆者相信新一屆立法會將大量聘用有社區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助理,有傳媒工作及智庫研究工作經驗的人相信亦會十分吃香。筆者更期望90名立法會議員均能夠開設地區辦事處,多接地氣,多落區聆聽社會大眾的聲音,直接服務市民,讓市民真真正正感受到新選制、新議會、新氣象、新得着!

(編者按:陳曉鋒參選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法律界,林新強也參選;謝曉虹參選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陳勇也參選;梁熙參選香港島東地方選區,吳秋北、廖添誠、潘焯鴻也參選;李梓敬參選新界東北地方選區,陳克勤、黃頴灝、黃成智也參選;陳穎欣參選新界西南地方選區,陳恒鑌、劉卓裕也參選;葉劉淑儀參選香港島西地方選區,方龍飛、陳學鋒也參選;周浩鼎參選新界西北地方選區,田北辰、黃俊瑯也參選;選舉委員會界別參選人名單詳見bit.ly/2YbaLYq)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