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COP26:人類選在會議室安樂死?!(文:歐陽五) (09:00)

人類選擇在會議室安樂死?!——這是刻下正在召開的COP26給人們帶來的疑問。

緊迫感前所未有

世間只有人具備開會本事,而人類正把這獨有本事用到極致,哪怕死到臨頭。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10月31日到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彰顯人類之於「開會」的諸多「亮點」:一是會期長,近兩周,足見人類對開會的樂此不疲;二是會議多,本屆COP26包含政府首腦峰會、部長會、技術專家和官員聯席會等,花樣繁多不一而足;而「COP26」本身已是1992年締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來各國第26次大會商;加之,COP26啟動之際,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訴求之一的G20峰會剛剛落幕,僅為「天氣」人類「開會復開會,開會何其多」;三是緊迫感前所未有。主辦方英國首相約翰遜以007電影為隱喻,將當前世界形勢比作一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而COP26必須是拆除那顆炸彈的開始。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前國務卿約翰.克里也以戰爭為譬表示「文明命懸一線……此前我為戰爭與和平而戰,那關乎生死。現在也已經生死攸關,而且日漸如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夏爾馬給人類敲響警鐘:「氣候變化的腳步並未因新冠疫情暴發而暫停,我們共同的星球正變得更糟……」、「COP26是實現1.5攝氏度目標的『最後也是最好的機會』……」剛剛結束的G20峰會提出了「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5攝氏度目標』保持在可及範圍內」。

格拉斯哥COP26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戰勝高溫:城市可持續降溫手冊》指,如果溫室氣體繼續保持高水平排放,到本世紀末,許多城市的氣溫可能會升高4度。即使在全球變暖1.5度的情况下,23億人也可能容易受到嚴重熱浪的影響。此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報告稱,從未來20年的平均溫度變化預測來看,全球溫度升高預計將達到或超過1.5度;報告預估,當全球溫度升1.5度時,熱浪將增加,暖季將延長,冷季將縮短;而當全球溫度升2度時,極端高溫將更頻繁地達到農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臨界耐受閾值。

「開會」結果每况愈下

情况不可謂不緊急,攸關人類生死存亡,故而人類不斷「開會」。但「開會」結果是情况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每况愈下。人們寄希望於COP26,把先期召開的G20峰會當作「風向標」,然而事與願違:德新社稱,G20峰會聲明草案中「原來的部分意向目標和承諾被删除」,例如,草案不再包括此前曾提到的「立即行動」的共識,現在的說法是「有意義而有效地行動」;碳中和方面亦然,原來的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現在更加泛化,說法是「本世紀中葉」;此前的草案曾力求到2025年停止補貼化石燃料,如今目標時間又被删除,取而代之的僅僅是重申2009年在匹茲堡達成的舊共識,即「在中期內」停止補貼……設若「開會」結果更糟,豈非寧可不要「開會」!

發達國家有義務承擔更多責任

誰最該為地球氣候惡化買單?!有一事頗耐人尋味。印度是最晚拿出最糟「碳中和」目標之大國,時限定在2070年,引起會議主辦國英國「驚訝」。印度總理莫迪反駁稱,印度作為世界第四大碳排放國,但實際的人均碳排放量低,2019年為每人1.9噸,而英國為5.5噸,美國則達到了約16噸。本次氣候大會觀察員查爾斯.尼揚布拉對媒體表示,富國是製造氣候危機的主要責任方,它們在工業化進程中燃燒大量化石燃料,積累巨額財富,同時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因此,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發達國家有義務承擔更多責任,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由是,2009年,富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承諾年「貢獻」1000億美元,幫助窮國應對氣候危機,這一承諾未能兌現,令世界各國失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場疾呼,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承諾必須兌現。誠如尼揚布拉所說「我們不需要更多說辭,我們需要實際行動。不是明天,就是現在!」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