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轟外國記者會恐適得其反(文:劉進圖) (09:00)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不久前做了一項會員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的記者會員表示,自去年6月《國安法》生效後,感到工作環境不斷惡化,消息來源都變得不願意討論敏感議題,恐怕接受外國記者訪問會增加被檢控機會。另外,有九成受訪者擔心當局訂立《假新聞法》,恐會進一步侵蝕新聞自由;近五成受訪者表示,正考慮或已計劃離開香港。

FCC吐苦水 政府喜歡與否都應聆聽

外國記者會上周五公布調查結果,促請當局採取措施重拾記者信心。但就在同一天,外交部駐港公署便發文反駁,嚴正警告外國記者會立即停止以新聞自由為名詆譭香港法治,對問卷調查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批評外國記者會背棄職業操守,炮製毫無代表性和公信力的報告,抹黑香港新聞自由。

外交部駐港公署的反應,讓人頗為意外。按常理來說,外國記者會替會員吐苦水,訴說工作環境惡化,反映部分會員有意離開香港,特區和中央政府無論是否喜歡,都應該仔細聆聽嘗試理解,發文炮轟人家對香港和國家有什麼好處?客觀效果會否適得其反,損害香港和中國的國際形象?

美聯社前攝記的口述自傳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剛收到的一本書——《世界不是這樣的》,是美聯社前攝影記者劉香成先生的口述自傳。1990年代初,我和太太在莫斯科認識香成,他拍攝的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的照片,拿了普立茲新聞獎,「六四」時在天安門廣場那幀單人擋坦克的照片,也是他領導的攝影團隊拍的。後來他離開美聯社,先後替美國時代華納集團和新聞集團開拓中國業務,游走於中國領導人與美國傳媒大亨之間,經歷相當傳奇。

劉香成自言,他一生的事業,無論是作為美聯社攝影記者,還是作為時代華納和新聞集團的高管,抑或是作為獨立攝影家,用藝術的方式記錄時代,本質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我不斷地向西方介紹中國,也向中國解釋西方」,而他在這過程中經常說的是「中國不是這樣的」、「西方不是這樣的」,也許因此自傳定名「世界不是這樣的」。這部書列舉了大量真實而生動的例子,說明雙方向對方的誤解如何既廣且深。

劉香成近距離見證了中美兩國如膠似漆的歲月,也目睹了2016年以來兩國劍拔弩張的時光,他在自傳結語中說:「我相信中國和美國這樣重要的兩個國家,不可能去徹底隔絕,無論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至於西方媒體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愈趨緊張,劉香成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應該相互理解、開放市場、互惠互利,媒體和文化產業應該保持對彼此的影響力和克制力。」

相互的克制力已不存在

為什麼把「影響力」和「克制力」放在一起?劉香成解釋說:「當大家相互開放市場,產生利益關聯的時候,也就同時會獲得對彼此的克制力,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可是近兩年我們看到香港的輿論場,對內地的批評聲音,幾乎是一邊倒的態勢,那就說明這種相互的克制力已經不存在了,這是值得憂慮的問題。」

也許我們可以把同一分析,應用到外交部駐港公署與外國記者會的矛盾上,當負責外交的官員與稱為「第四權」的外國記者群體之間,出現批評一邊倒的態勢,反映相互的克制力已經不存在,這是值得憂慮的問題。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