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消失的社會公義(文:馬仲儀) (09:00)

執筆之時,這兩天的天氣壞透,大雨連綿不斷,天色昏暗。十分不幸,一位女工在上星期五的工業意外中被奪去生命。媒體報道涉事中資建築公司的地盤3年間已有4宗奪命意外,對上一宗剛在今年4月發生。

香港勞工階層的處境好像不斷倒退——工業意外頻生;新冠肺炎下個人權利(如接種疫苗與否)被擠壓,反之政府拒絕把新冠肺炎列為職業病,一些染疫的工友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多個工會恰巧在近月解散——前線醫生聯盟、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教協)、香港職工會聯盟(職工盟)和職業治療師工會。不要企圖把解散的責任推卸說因它們沾染了政治色彩,只是香港工會的命運已和內地工會愈來愈相似。工會將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長遠也不會有獨立的工運組織,留下來的慢慢變成花瓶,或永遠的「支持者」。

弱勢人士都被忽視

工會的受眾是勞工階層,工會解散必影響工人的利益。教協支援被教育局指控或學校欺凌的老師,職工盟則多次帶領各行業爭取勞權的工業行動,兩者更擔當了不少提供在職培訓的工作。政權這邊摧毁工會,間接剝奪了勞工階層權益;另一邊,議會沒有了反對的聲音,為基層市民爭取利益的聲音也一併消失;最後,大學裏的年輕人也失去了他們的學生會。社會上所有弱勢人士都被忽視,權益都被踐踏,社會公義正逐漸消失。

最近看到美籍律師Samuel Phillip Bickett的訪問。Bickett在2019年12月介入一宗一名青年在銅鑼灣港鐵站被棍毆事件,持棍者原來是休班警員,Bickett被控襲警。他較早時被判罪成及入獄4個半月,入獄個多月後獲准保釋等候上訴。他在訪問中說到,他從今次自己被定罪一事上看到這政權已不在乎法律,法律不再是為了公義,而是政權的工具。一個法律工作者從自身經驗中得出對香港法律這樣的批評,每字每句都充滿力量;法律在這地不再是為捍衛公義,反而被政權利用,加速社會公義的流逝。

政府迴避反省自己表現

近日政府面對任何指摘,都喜先把矛頭指向社會和市民,迴避反省自己的表現。高鐵客流量差是因為示威活動,與選址路線無關;市民不為殉職警員難過,是因香港人變得冷血;特首認為自己這兩年盡心盡力,香港人不領情,沒有支持她,她卻完全忘記自己所作的一切為香港人帶來深刻的傷痛。當權者不自省其身,每每諉過於人,這現象定必從上而下蔓延,在不同層面發生,社會公義在香港快將消失殆盡。

作者是醫生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