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優化港青創業支援(文:何子煜、何芷盈) (09:00)

早於2018年,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的時候,習近平主席已強調,要幫助港澳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明確體現了國家對青年創業的支持態度。然而,據美國調查機構Startup Genome最近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The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21, GSER 2021)顯示,香港的排名由前年位列第25名、去年第29名,下跌至今年第31名,落後排名第4的北京、第8的上海、第19的深圳和第25的杭州,其中深圳和杭州更是去年新上榜的城市,當時已超越香港,分別名列第22和28,反映香港在創業上的表現存在極大的改善空間。而在本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正文部分只提到「創業」3次,更沒有提出任何嶄新的政策,只是舊調重彈。香港必須善用國家發展機遇,着力開拓初創融資資源,並優化創業人才培養的工作。

融入更大市場 開拓融資平台

根據今年GSER,在融資水平(Funding)這項因素當中,北京的得分為9分(10分最高)、上海為7分、深圳為5分,而香港僅有2分。去年GSER指出,北京的初創生態系統優勢之一在於政府的支持,為初創企業吸引私人資本,以及減低其借貸成本。由此可見,香港的表現之所以落後北京等內地城市,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政府在初創企業的融資問題上支援不足。雖然港府已投放超過1000億元的資源在創新科技發展上,然而,這些資源有相當部分是投放在直接的創投資金和科研基礎建設上,對於完善整體創業生態鏈仍存在較大的政策空白。可幸的是,香港青年在創新創業上將迎來一條新出路、新機遇。

早前,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舉辦「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講會」,解釋中央一系列支持香港青年(港青)求學、實習、就業、創業的新出台措施,其中就包括創業服務、創業政策和創業孵化三方面的創新創業支援措施。在「創業服務」方面,中央將提供諮詢服務、跟蹤扶持、成果轉化等一條龍服務,完善初創企業與投資者的接駁;而在「創業政策」方面,中央將給予稅務優惠、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一系列政策,讓初創企業有更多空間爭取私人投資者支持。相比起依賴政府單方面的投資,這些措施都為港青創業計劃提供更完善的政策環境,讓港青融入更健康的創業生態圈。

筆者尤其重視的是,中央同時給予「創業孵化」的支援,建成一批面向香港青年的創業孵化載體,並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開設港澳賽區,為港青提供更大的發揮舞台。同時,為香港的品牌創新創業類型的比賽,例如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的「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的參賽者,提供了一條更廣闊的發展階梯,讓他們從「本地」飛躍到「全國」。為深化同類型比賽的成效,筆者建議可參考韓國信用保證基金(KODIT)的做法,加強對比賽中未獲獎參賽者的支援,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培訓課程,指引他們爭取信貸擔保,以繼續激勵他們發揮創業的熱情,為國家培養更多有潛質的創業者。

加強創業教育 培育創業人才

除了融資水平以外,香港在創業相關知識水平(Knowledge)上亦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在這項因素當中,北京和上海的得分都是10分,而深圳和杭州則是9分,香港卻只獲得1分。值得留意的是,創業知識並非傳統的工商管理課程可充分涵蓋,而需要多角度、多元化的識見。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業創新副修課程,就加入了心理學院的「創意與創新心理學」、文學院歷史系的「香港企業與企業家」、法律學院的「版權,專利及知識產權」等內容。而創業人才絕非大學生的專利,近年創新創業界迎來年輕化趨勢,為發掘青年人才及高水平項目,不少創科比賽紛紛開設中、小學組,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旗下的JUMPSTARTER IdeaPOP、全港中學生「社創.社區4.0」比賽等受大眾認可、具規模的大型比賽,可見市場確實歡迎青少年創業人才,而政府的使命,就在於如何鼓勵更多青少年,在更早階段發掘自己的創業潛能。

筆者建議政府研究在高中選修課程中增設創業相關課程,以充實學生的創業知識,並爭取更早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同時,政府可增撥資源支持相關非政府組織為學校提供「創業營」等跨學校、跨年齡層的培訓及交流活動,並逐步與大專院校的創新創業副修課程相銜接,形成一套完善的創業人才培養系統。此外,政府亦可鼓勵大專院校之間加強創業人才網絡,例如香港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成員組成的全球大學生合作組織「中華創新與創業聯盟」(China Entrepreneur Network),透過研討會、工作坊、圈內實習機會等形式,鼓勵本地創業人才更深入和更恒常地與外地創業人才接觸,加強創業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深化創業知識。

作者何子煜、何芷盈是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